第731章 :二郎声望隆-《奋斗在盛唐》


    第(3/3)页

    崔耕早就把漕运改成分段运输法了,这些人自然也都是漕帮的帮众。

    但是,围观的百姓们哪晓得其中的奥妙,都是一阵阵欢声雷动,十分稀罕地看向那些船夫以及船上的货物。

    正在气氛高~潮之际,那些船夫陡然了一声喊,齐声唱道:“潭里船车闹,扬州铜器多。广州有奇珍,宣州好文墨……女皇当殿坐,看唱《得宝歌》。”

    歌声阵阵,女皇陛下听了心怀大畅,好大喜功的性子作,马上传旨:这次漕运的货物,皆可按成本价卖,朕要与民同乐!

    百姓们顿时又是一阵欢声雷动,山呼万岁。

    接下来,就简单了,百姓们络绎不绝,呼朋引伴,采买这些船上的物事,喜笑颜开。

    那些漕帮子弟就趁机宣传了,你们知道,能买着这么便宜的货物,是谁的功劳吗?先,当然归功于女皇陛下的英明领导了。其次呢,就得说是水6转运使,崔耕崔二郎。

    当然了,崔大人卖这么大力气,完成了前无古人的壮举,也不是全然无私。女皇陛下答应了,只要他能完成一年四百万石的目标,就让他担任宰相。

    崔耕的名声甚好,老百姓们谁在乎他年轻不年轻啊,当即表示,崔青天早就该当宰相了。现在陛下才想起这茬来,都有些晚了。

    一时间,众百姓议论纷纷,渐渐形成了公论。

    甚至有人打出了横幅:恭贺崔京兆完成漕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京兆尹这个职司位高权重,更进一步,也就只能是宰相了。

    此事如此在民间酵,完全可以说,武则天若是敢食言而肥,那就是自己抽自己的老脸了。

    再说了,大周的宰相不怎么值钱,整天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女皇陛下着实没必要毁约。若果真觉得崔耕不合适,两三个月后,再把他换下去,谁也挑不出理来。

    武则天想了一下,干脆道:“婉儿,拟旨。”

    “在!”

    崔耕见此状况,不由得一阵激动,暗暗寻思:这是真的要封我为同鸾台阁平章事了?三十来岁的宰相,位极人臣,人生还真是……寂寞如雪啊!

    嗯?雪?白色的?似乎……有不祥之意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