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二郎声望隆-《奋斗在盛唐》


    第(2/3)页

    武则天乃至群臣,顺着崔耕的手指望去,不由得惊呼出声。

    可不得了了,但见远方的广通渠上,无数条小斛底船,一字排开,黑压压望不到边际,不紧不慢地行来。

    武则天道:“这里总共是多少只船?”

    崔耕微微一躬身,“启禀陛下,总共三百六十只,象征着我大周总共有三百六十州。”

    “每船装载了多少货物?”

    “每船所载货物不同,重量不等,大概是一千石到两千石左右。”

    “那岂不总共有四十万石?”张昌宗当时急了,道:“那怎么可能?”

    崔耕笃定道:“只多不少,这是我积攒了一个月的分量,特来借着今日,向陛下献礼!”

    “一个月四十万石……”

    尽管崔耕许下的承诺,是一年四百万石。其实,只要每年一百万石,女皇陛下就满意极了。

    她原本以为,即便崔耕能勉强达到目标,那数量也得慢慢增加。万没想到,第一个月就额完成了任务!

    女皇陛下又惊又喜,道:“此言当真?”

    “但有半句虚言,微臣甘领欺君之罪!”然后,崔耕又指着外面道:“那船已经近了,陛下请亲自验看。”

    “好好好!”

    女皇陛下连声叫好,又往下看去。

    此时已经有不少船只,来到了望春楼下。每个船上,都旗幡招展,上面写明了船上装载的货物。

    比如扬州的船,就写锦、扬州镜、铜器、海味;越州的船,就写铜器、罗、吴绫、绛纱;广州的船,就写玳瑁、真珠、象牙、沉香;洪州的船,就写名瓷、酒器、茶釜、茶铛、茶碗;宣州的船,就写空青石、纸笔、黄连……等等。

    另外,每船上都装着粮食,写着本地特产的粮食品种。

    最后,崔耕还讨了个巧,那些船夫,都按照所标志的州郡穿衣戴帽。看样子,好像是他们真的是不远万里,驾船而来。

    然而,事实上,怎么可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