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定秦曲》
第(2/3)页
4、没有机械加工理论及设备。尽管明朝仿造了西方的红夷大炮,但其内孔是直接铸造出来的,没有对内孔的加工工艺及设备,所以炮弹与炮膛之间的配合很差,无法保证射击精度,射程也大打折扣。当时西方以制造钟表的加工工艺加工出来炮膛,没有文化的明朝工匠再聪明也无法达到他们的精度,无法造出赶上西方水准的大炮;所以在明朝后期郑成功2万多人无法攻下9oo荷兰人据守的城池,就是因为郑成功的火炮无法与荷兰人的大炮抗衡;最后只好采用围城的方法使其粮食断绝,荷兰人出来谈判退出台湾。
5、没有标准的炮弹生产工艺,造出的炮弹在尺寸、形状、重量和表面粗造度方面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对炮弹的射角度和出口度的概念根本没有,这对大炮的射程和威力影响相当大。
6、军队中没有对炮兵进行有效的理论培训,或者说,根本没有能够正确指导和培训炮兵的师傅;都是凭个人经验或者感觉来操作,不可能形成强有力的炮火。
直到现在,很多中国人还在遗憾,明朝没有重用某个什么火器专家;甚至自我陶醉的认为中国在古代就制造出了机关枪;这些人根本不知道制造机关枪需要些什么工业基础和条件,以为凭某个人的聪明就可以造出来;没有相当的科技基础,如何“圣人”都不可能造出来的。在全民普遍没有科学知识的情况下,一两个“专家”能够起多大作用呢?不对孩子们从小进行科学的教育,不仅火器,其他需要技术含量的方面越来越落后是不可避免的。
……
以上的这种观点理论,先不说其是否正确或者是是否有所偏颇,但是有一点很明显的是,那就是明朝时期的火器,大部分很难称得上是有着相应基础而制作出来的精良产品。
至于为何说是大部分火器的质量都不怎么样?
那是因为因为在明朝后期,因为财政问题而导致火器的更新换代变缓甚至是停止,明军官兵的火器越难以使用。
……………………………………………………分割线……………………………………
明代火器从其分类来看主要有两大类:
第一类是用手持点放的火铳和鸟铳,其形体和口径都较小,一般筒内装填铅弹和铁弹等物,其射程仅数十步至二百步。
第二类是安装在架座上射的口径和形体都很大的火炮,多数筒内装填石、铅、铁等物,俗称“实心弹“,少数则装填爆炸性的球丸,射程一般在数百步至二三里距离,主要用于守寨和攻城,也用于野战、水战和海战。
明代的海船制造已经相当的达,海船上就装备了这些火器(明末年间,郑成功率水师海船收复台湾,曾用这些武器痛击荷兰殖民者)。
明代的爆炸性火器已经相当达,具体有两大类:
一类就是地雷,品种繁多,有石头雷、陶瓷雷、生铁雷等数十种;另一类就是水雷,有水底雷、水底龙王炮和混江龙等兵器。根据大量的史实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明和使用“两雷“的国家。
而作为常规的火器,明朝的常规火器主要有以下几种:
三眼铳:3管单兵手铳,由3支单铳绕柄平行箍合而成,成品字型,各有突起外缘,共用一个尾部,单铳口径15毫米,全长35o—45o毫米,都有药室和火门,可连射。射后可当锤击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