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学堂-《有支军队叫北洋》
第(3/3)页
对于自己辖区内的学堂王宾也开始对其进行划分,分别分成小学堂、中学堂、以及大学堂对于学堂的建设当地的乡绅自然是极为支持的,在清末这个时期每个人都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况且出现建设学堂也是可以让自己拥有不错的名声,所以王宾在提出建设学堂之后,这些乡绅自然是无比的支持的。
在来自这些乡绅的支持之下,王宾很快就完成了学堂的建设计划,各地负责建设小学堂,但是中学堂和大学堂将会有王宾亲自接手,没个府各建立一个中学堂来招收小学堂的优秀学生,在建设学堂同时王宾还接手了原来奉天大学堂的师生以及原本在奉天地区的各个学堂的老师和学生。
在有了这些老师和学生之后,学堂很快的就建立了起来,但是这光有不少的学堂却没有老师也是不行的,于是王宾又在锦州城内建设了一个锦州师范学堂,专门招收那些秀才和读书人进行培养,在经过培养之后再由提学使司对这些完成培养的老师分配到各个学堂。
小学堂的话,目前有各地的乡绅和县府的支持,花费上面到是不需要考虑太多,但是中学堂就不一样的了,中学堂的耗费还是比较高的,但是王宾为了能让学生上的其特意提出了让每年由各府解决一半的花费,这样一来就能够为学生解决很大一部分的学费。
至于大学堂的话,目前只是搭出了一个架子学生和教师都是比较少只能慢慢的等中学堂的学生步入大学堂了。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目前的教育改革完全是王宾一手出钱的,所以对于财政压力还是很重的根据熊希龄的报告这样的教育办下去的话,每年都要支出一笔不菲的银子,以目前的财政状况来说是无法支撑太久的。
所以在官办教育的基础之上,熊希龄又向王宾提出了私人建设私塾的办法,可以极大的缓解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对于熊希龄的建议王宾也是接受了,提出了私人建立私塾的方法。
虽然现在的教育才刚刚开始,但是王宾相信在两三年内就会看到教育的成果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