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主动整肃-《万历佑明》
第(2/3)页
李成梁呵呵冷笑:“还用说吗?定是我逆子没听我的,又只按照他自己的意思来办了!”
“时局如此,既然有蓟国公和伱们那位大爷要循着新礼,整肃军队风气,我们辽地这边的就跟着配合起来吧。”
“通知下去!”
“把吃的空饷,各自按照因军户逃亡而有大量实兵需要补充或者裁革的名义报上来,别到时候真等朝廷的人来查,让彼此脸上都不好看。”
杨寰听后拱手称是。
李成梁则叹道:“我和蓟国公都是可怜人啊,养的儿子都不随自己。”
与昔日清丈田亩时一样,因为武臣如戚继光这一群人支持严肃军队风气,使得其他武臣即便不乐意也不好说什么。
连李成梁也只能接受现实,何况,其他将领?
这也算是多个军中山头互相制衡带来的好处,即只要一方愿意改制,另一方也被迫接受。
与文官政体一样。
只要不是一个整体,皇帝的意图就还是能够达到的。
在徐贞明于归化开采新矿山,戚继光于京师建立新的军事制度且招募新勇组建新京营时,被贬去南京闲住的张鲸也到了南京。
而张鲸一到南京,也在南京闲住的大榼孙德秀和孙海,就特地在这一天带着一些交好的官绅出城十里来迎。
仿佛昔日仇怨已尽泯,故孙德秀和孙海在见到张鲸时皆笑着拱手道:“可算是盼到你张公公来了。”
张鲸也拱手回了一礼,然后看着两人笑道:“看来南都的水土养人啊,竟都发福了!”
“我们又不能采阴补阳,能发什么福,不过虚长几两肉而已。”
孙德秀这时笑着说了一句。
张鲸则问道:“昔日为斗倒冯保,老公公被贬南京闲住,自是鄙人主谋,不知老公公可还记恨?”
“张公公以为我真不识得那玉佩为何物?”
“若我不给张公公让路,想必今日早沉在扬子江了吧?”
孙德秀这么说后,他和张鲸皆大笑起来。
孙海也跟着笑了笑,且道:“如干爹所说,这天下毕竟是皇爷的,我们这些做奴婢的,要想活命,过富贵安生日子,就得顺着皇爷的心思来,所以,我们恨不恨张公公,自然也得看看皇爷想不想我们恨,自我们离京后,皇爷估计就不想我们恨张公公了,张公公和干爹也就能成朋友了。”
“正是此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