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一语惊醒梦中人-《重生之叱咤乐坛》


    第(2/3)页

    没错,雷明说得太对了!

    叶梓在录制这些歌曲的时候,对于演唱方面的确做到了精益求精甚至吹毛求疵的地步,后期制作上面也是同样如此。有时为了一个吐字尾音的不同,他可以花上一整天去琢磨几十种不同的方案,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但是现在看来,叶梓当时走进了一个误区,那就是过于追求细节的完美。

    艺术作品永远都是一种遗憾的艺术,完美绝不存在。刻意的去追求这种并不存在的完美,导致的结果就是这种让人觉得假的感觉,最后往往得不偿失。

    记得在录制《涛声依旧》的时候,路征老师只是让叶梓演唱了一遍开开嗓子,察觉到他的演唱状态非常不错,随后就直接录下了他的演唱。在这之后,陆老师也只是找了几个比较明显的小错误让他修补了一下,这首歌曲的录音就算大功告成了。后来叶梓有好几次想要重新录制这首歌曲,他认为自己可以唱得更加出色更加完美,但是每一次这样的要求都被路征老师狠狠的训了回去,直到现在专辑已经彻底成型,这首歌都没有重新录制。

    叶梓在制作母带的时候,以他的耳力经常能从这首歌里找到一些非常细微的小毛病。比如某个地方的呼吸连接稍嫌不够顺畅,某个地方的发音位置差了一点点还不够完全到位,又或者某个地方的断句或是起伏似乎可以重新安排一下,这些都是当时录制的时候没能完全注意到的。叶梓让路征老师来听这些细节的小问题,但是路征老师仍然非常坚决的否定了他的修改意见。

    为此,叶梓心里还对路征老师稍微有点抱怨呢。

    当时,路征老师让叶梓完全放弃对这些小地方的注意,用一种纯粹欣赏歌曲的态度去听这首歌曲。叶梓当然知道只要不是非常留意,或者耳力没有像自己那么敏锐,这些问题完全不成为问题。

    只是……叶梓依然对此耿耿于怀。

    雷明的这番话真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叶梓如果继续再按照这样的思路走下去,那就真的会走到一条死胡同里。

    前世的时候,流行音乐已经异常发达,但是叶梓就很不喜欢当时的那些歌曲。虽然从歌曲创作方面来说,这些歌曲还是很有一些相当不错的,歌手们也都算得上各具特色,但是叶梓就是无法真正投入的去喜欢它们。因为各种先进的录音设备、包括修音软件的出现,后世的这些歌手们的演唱变得几乎毫无破绽,音准、节奏、歌曲处理都可以算是做到了能够做到的最佳状态,不过在叶梓的感觉中,这种歌曲就透着一股假的味道,一种因为过度修饰而带来的不真实感。

    这就跟叶梓现在这张专辑给人的感觉极其类似。

    艺术上的完美永远都是相对的,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完美,追求这样的绝对完美就好比缘木求鱼,完全不可能找到最终的答案,反而会让真正的相对意义上的完美与自己擦肩而过。

    《涛声依旧》为什么能在申城《流行歌曲排行榜》上八连冠,而演唱方面更加“出色”、制作方面更加精良的《我等到花儿也谢了》就做不到这一点?除了对手强劲以外,叶梓过于追求这首歌曲的绝对完美应该也是其中的一个理由。听众们也许说不出这样深刻的道理,但是这样的感觉他们肯定也是会有的。

    一直以来无论前世还是今生,叶梓都特别喜欢80年代、90年代这些香江、台海天皇巨星的演唱。谭校长始终如一的沉稳大气,哥哥章国荣无法模仿的致命感性,梅姐出类拔萃的叛逆多变,以及安哥的优雅、齐青的冷傲、台海众星山花烂漫一般的璀璨多姿,这些都让叶梓时刻沉醉其中。其实如果仔细分辨,这些天皇巨星们没有一个是真正完美的。谭校长和章国荣一到高音声音就会变形,梅姐的音色非常一般,安哥的演唱过于单调,齐青的模仿痕迹太浓,张玉生的演唱当中很多音唱的都是不准的,等等等等。每个人都有非常明显的不足,但是这些不足根本无损他们的出色!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将自己最出色的地方、最富有特征的那一个方面做到了最好。

    对于他们每一个人来说,对于喜欢他们的每一位歌迷来说,这——就是完美!而像叶梓现在所做的,看上去是在追求更高层次的完美,实际上却是背道而驰,距离真正的完美越行越远。

    一想明白这个道理,叶梓背心上的冷汗唰的一下就冒了出来。与此同时,他的心里也像打开了另一扇窗户一样,窗外的蓝天离得叶梓更近了一点,就连呼吸,叶梓都感觉更顺畅了。

    受到感应,叶梓丹田里的气机突然也变得活泼了起来。自从半年前参加三地大赛的时候感觉到了突破的希望以来,半年时间的苦修都没能让叶梓找到真正的突破口。但是这一次,叶梓真的感到突破已经迫在了眉睫。

    只欠一个真正的契机了。

    “雷教授,谢谢您!”叶梓站起身来,毕恭毕敬的给雷明行了一个大礼:“听您这一番话,叶梓这才真正知道我这张专辑的失误在什么地方,叶梓受教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