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杜甫这才想起来,前几日从刺史府发来命令,朝廷命令朔方军入河西,协助陇右防御吐蕃。 杜甫对于这个命令很费解,防御吐蕃? 吐蕃东道大论的人头还吊在城门篓子上呢,到底谁要防御谁啊? 杜甫从陇右的邸报上看到,如今越王正在约束吐谷浑宣慰使秦川,让他不要随便和吐蕃轻易开战,约束吐谷浑地区的唐军。 杜甫对于朝廷的命令很不理解,这杜鸿渐带兵来河西,到底是要防御谁? 吐蕃人能不能打得过吐谷浑地区的唐军还难说呢,更不要说和河西的军队打了。 不过朝廷既然有旨意,那么河西自然只能遵从,杜甫接到了命令,他要带领折冲府中一千军队,前往武威城前列队迎接杜鸿渐。 不仅仅是武威折冲府,整个河西的其他州的折冲府,都会带兵前往武威城外的军营集合。 河西驻扎的其他正规军,也都会在武威城集合。 杜甫不明白,杜鸿渐带兵不是来协防陇右吗?为什么要集合部队迎接他呢? 按照上面的说法,是准备在武威城外举行一次「联合演习」,来欢迎友军的到来。 「演习」这个东西,杜甫来到河西之后也搞过几次,算是一种模拟实战的练兵。 比如他的武威折冲府,就被拉到天山上进行过两次山地作战的演习。 只是杜甫不懂,为什么要当着朔方军的面做军事演习?是为了展现河西军的战斗力吗? 算了算了,还是执行命令吧。 折冲都尉是军职,如今在折冲府的政治课上,杜甫也听了很多次「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接到了军令之后,杜甫命令属下吹响了集结号声。 迅速集合也是新兵操练的课程之一,这一次是正式集结,听到号声的士兵立刻冲进了宿舍,然后飞快的将随身行李打包,整理好行囊好集合在操场上。 军需官从仓库中准备好了干粮包,一部分装上了辎重车,一部分堆在操场上。 【推荐下,@ 他可以建设更多的折冲府,批量的招募训练这样的精锐。 想到这里,杜甫才真正觉得陇右的强大,这份强大不是在于郭子仪李光弼这么一两个杰出的将领身上,而是这么一套能够精密运转,并且可以大量复制的可行模式。 杜甫也曾经想过,能不能在大唐关中也重建折冲府,和越王一样大量训练精锐部队? 但是很快杜甫就摇了摇头,这天下除了越王之外,谁也没办法这么养军了。 这折冲府的花费太大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