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网络或者电视观众如何,李少杰不得而知。 不过,现场观众的反馈肯定很好。 这就证明了,在舞台感染力这方面,李少杰拿捏的很好。 舞台感染力,表现力,作品与观众的共鸣。 这些话题,实际上一直是艺术表演界内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每年基于这方面的论文也很多,无论你是萌新还是大佬,都需要在这方面下功夫。 那么,什么是舞台感染力? 实际上,无非就是入戏不入戏的区别。 如果让一个没有舞台表演经历的普通人上台表演,紧张会让他不停的在意自己的表现是否尴尬,由于羞耻感与社死感,会让人的表演往往束手束脚,生怕过度入戏后表演的太尴尬。 但其实,这样反而只会让观众们觉得你的表演更尴尬。 反而是一些“没皮没脸”的“人来疯”,在舞台上直接疯癫入戏,克服了社死与羞耻感的“不要脸”的选手,所展现出来的表演,在观众们看来,反而更加自然。 越怕社死表演的越尴尬,只有强烈的自信才是一切表演的基础。 面部表情是否自然,神态是否放松,身体是否不至于紧绷。 舞美方面灯光音响等现场布置。 甚至是音量,音效。 都是会一定程度上去影响感染力的。 比如.....一些高燃的音乐音量不够,全场只听MC喊“嗨!嗨!嗨!让我们嗨起来!GO!GO!GO!” 那就蜜汁尴尬。 但如果音乐音量非常高涨,震耳欲聋,节拍激烈。 就会迅速刺激观众荷尔蒙。 而表演者是否有律动性,动态感,以及良好的造型,一些特殊风格歌曲中,是否诠释好了抒情,热情,劲爆的定义。 也是很关键的。 当然,也仅仅只是影响。 李少杰虽然更加侧重于创作,可也不代表演出能力是短板。 钢琴演奏家,指挥家,反而更加需要一种“表现力”。 就像是业内公认的李少杰的特征。 细腻温柔之下藏有犀利的钢琴王子,富有侵略性,火焰一般的指挥风格。 哪怕其他选手有经过专业训练的。 但舞台表演的实际经验这一方面,和李少杰还真就不是一个段位的。 人家那是什么舞台,你又是什么舞台? 而在这些下面,真正决定你感染力是否能引起更多观众更强烈共鸣的关键因素。 永远只在你作品本身的硬内容上。 作品不够热情,演员再热情也只会让观众感到一种用力过度的尴尬。 热情如何去通过抽象一些的音符,音乐内技巧去展现。 这才是考验作曲家的地方。 李少杰精于技巧的铺陈,却不代表只有枯乏的炫技。 相反,在《legend》这首歌中,结构的设计反而非常的简单。 简单精致,这也更加利于传唱传播,能更快速的激起观众们的反馈。 而且,在简单精致的架构上,别出心裁的在结尾运用流行音乐中很少见到的“复调”,更让歌曲变得独特。 “接下来,开始投票环节!” 主持人对着摄像机微笑着。 “如果你支持Jay选手,那么请不要犹豫,给他投票吧!!” 投票时间结束,主持人激动的宣布票数。 “八百三十二万!!” “Jay!你的得票数是八百三十二万!!” “评委的评分也下来了,Jay!你的综合得分是94分!!” “位于选手榜第一!!” 掌声与欢呼声四起。 但李少杰却微不可察的皱了皱眉。 虽然表情上看上去似乎很开心很惊喜,但其实心里非常不满意。 比其他人分数高那是必然的。 但这个最终分数,还是比自己想象中的低了很多。 最终得分的构成,是观众票数折算的分数(占比40%)+评委去掉最高分最低分的平均分数(占比60%)。 评委那边的分数自然不可能低,这一方面属于是专业素养完全拿捏。 说句不客气的。 就这些评委,让李少杰给他们讲课,或许都得考虑一下他们到底能不能听懂。 分数自然不会低,满分争议太大,但根据作品,象征性的扣一两分是没问题的。 而观众票数上,自己并没有与艾芙瑞拉开距离。 高是高了,但只高了那么一点点,几乎没什么影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