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路通了,其实有时候不需要也会有一部分人自己跑过来。 陆尘继续说道:“大量的人口聚集在中原地区,并不是好事。” “若是能来一次大迁移,对大唐好处非常多。” “北方,除了从太原修到天津港,已经无需过多的修路。” “将人口南迁,若朝廷按照土地来收税,则多了一块财税之地。” “百十年后,人口大量的增加,大唐盛世就到了。” “令,需在沿海地区,建几个据点,慢慢的可发展成县城。” “广阔的海洋,也不应该让我大唐的子民停下脚步。” 陆尘说的是很笼统的战略。 并没有仔细展开。 他要改造大唐,就必须发展南方。 一个中原地区,各方面发展很困难。 陆尘又说了一些好处,然后让李承乾回去整理,然后给李世民写信。 等陆尘回去,就可以跟李世民仔细说说。 他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 而接下来,陆尘就要在这里,鄱阳湖地区,建一个学堂。 他要将学堂建在南昌城内。 南昌距离鄱阳湖并不远。 建在这里,也可以吸纳其他的人口,有助于传播。 在这里,陆尘将不会按照传统儒家的教学方式。 而是先开始认字,先开始学数学。 从简单的开始教,而不是教什么古文。 陆尘没有在洞庭湖那边搞。 而是选择更远的地方开始做。 在这里,陆尘是用培养自己用的工匠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的名义来做的。 不会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不会引起儒学的反扑。 但,却可以吸引大量底层的百姓。 因为,孩子到他这里学几年之后,就可以端铁饭碗了。 陆尘也会给他们承诺。 先将家长招来,给他打工。 陆尘给不错的钱。 承诺他们,让子女入学,免费入学,学个几年,可以得到他们父辈几倍的工钱。 只要这些家里温饱能解决了,他们乐意让孩子去读书。 不求什么当官,他们也没有资源让孩子去读正经的儒学经典,然后支撑他们去考进士。 但,他们可以让孩子成为陆尘口中的高管。 做比他们更轻松的活,拿更多的钱。 比如账房。 账房先生,在他们眼里,是能掐会算的能人。 而且,活轻松,拿的钱还多。 要做到这些,首先,陆尘就要在当地有足够的产业来支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