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远的不说,在十五丈的距离内射击人形目标,这款枪的精度准还是非常高的,只要枪法过硬,不说百发百中,十枪中九枪是完全有可能的。 之所以如此,自然归功于大明已经逐渐形成的规模化产业、流水线式作业,每款工业产品都做到了制式,让个体之间的差异非常小。 再加上工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弹药的制备也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这就将原来的一些误差降到了最低。 不像以前,打造一支枪,完全是凭借各个工匠的手艺。 别说不同工匠生产出来的两支枪,就算是同一个工匠生产出来的两支枪,都基本上不可能将误差控制在这些燧发枪的水准。 所以在十丈开外,根本没有什么精度可言,只能几十支火枪,甚至是更多的火枪一起射击,通过数量来弥补这种缺陷。 正因如此,多尔衮现在也有意识的开始培养刚成长起来的女真士兵成为火枪手。 因为培养一个火枪手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比培养一个弓箭手不知道容易了多少倍。 这阿卜萨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他今年也才刚满十五岁,正常情况下在他这个年龄,顶多只能成为一名还算合格的弓箭手,基本不可能成为一名精锐弓箭手。 因为培养一个精锐弓箭手出来,平均至少要三年以上的时间,而那时的阿卜萨才十二岁不到,弓都拉不开。 而他去年才成为一名真正的女真士兵,仅仅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已经成为了一名枪法不错的火枪兵。 如果仅仅只要合格,不少士兵用三个月时间就能够熟练的掌握燧发枪的使用技巧,然后就能上战场杀敌。 一粒弹丸就能够解决掉一个精心培养出来的弓箭手,可见这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多尔衮知道,如果想要拉近与明军,特别是勇卫营之前的差距,就需要培养出更多的火枪兵。 但是,他心中又有一个深深的隐忧,自己的火枪,包括弹药,都非常依赖周遇吉。 若是哪天双方再交恶,周遇吉直接中断了双方之间的贸易,没有弹药可用的火枪兵便迅速的被打回了原形。 所以他非常清楚,如果不能自己掌握火枪和弹药的制造,女真人恐怕永远都追不上与勇卫营之间的差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