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今的大明也是如此,如果过激,整个大明也很容易再次陷入动乱。 现在仅仅一个杭州府,就让沈浪有些头痛了,整个府衙几乎都停摆了。 连带着整个府城的秩序也受到不小的影响,因为五大家族被灭,他们垄断的各种生意势必也受到波及,物价也难免出现波动,这直接关系到杭州城几十万人的生计。 幸好沈浪留了一手,对几家负责各项事务的掌柜进行了特赦,让他们继续维系工厂、店铺、市场的正常运转,戴罪立功。 可是,这不是长久之计,因为五大家族被灭,他们的所有财产自然上缴国库所有。 如果仅仅是钱财、宝物之类的还好说,直接拉到京师去就可以了,但还有很多不动产。 如住宅、工厂、店铺、超市、酒楼等等,还有成千上万人需要依托这些工作生存。 若是处理不好,不但会让很多人失业,也会让杭州府的经济受到不小的冲击,到时候就是好事变坏事了。 面对这一系列乱七八糟的事情,沈浪快刀斩乱麻,首先让勇卫营的一些骨干去暂代知府、同知、推官等职务。 他们一开始业务不熟练,但是有总比没有好,而且还有府衙的一些低阶官员辅助,先将台子撑起来还是没有太大问题。 如今勇卫营从上到下,思想觉悟还是很不错的,意志也比较坚定,腐败的概率也会低得多,起码一段时间内应是这样。 其实这也是沈浪和崇祯的一个试验,如果他们干得不错,以后就从勇卫营中选拔一批官员出来,让他们将那些腐朽的官僚给全部替换掉。 除了政务,沈浪的主要精力便用来处理那些无法直接带走的财产,最快速的方式无疑就是拍卖。 不管是住宅还是店铺,抑或是还在运转的工厂、超市等等,都可以打包拍卖。 知道广告效应的沈浪立即命人在整个杭州府进行各种宣传,广发传单、大喇叭全府宣扬。 甚至通过无线电下令,让人在整个南直隶以及浙江各府进行广泛宣传,目的自然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商家前来竞争。 毕竟他虽然急着出手,但也希望卖一个好价钱。 可拍卖这个新名词对大明人来说,是如此的陌生,但是本着对沈大人的信任,周边各地有实力的商家纷纷赶至杭州来参与这样一场盛会。 于是,大明的第一次拍卖便在这般仓促中由沈浪开了张,而且由他亲自充当拍卖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