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由于对公司有着如此的影响力,主要的银行家像接受雇民供奉的领主一样,养成了一种居高临下的作风。他们依一整套惯例进行经营,人们后来把这套惯例叫做“绅士银行家准则”。 朱尼厄斯逐渐成为在伦敦最富裕的美国银行家,他的一切也随之变得高雅华贵起来。他住在王子门13号骑士桥宅邸里,这是一座新古典风格的五层楼,面临海德公园的南端。 摩根一家显得十分尊贵,家中有男仆伺候,摩根家穿着晚礼服进餐,晚餐后是法国波尔多红葡萄酒和哈瓦那雪茄。这里还十分虔奉宗教,每天早晨朱尼厄斯让仆人们排成一行做晨祷。因循商人银行的传统,朱尼厄斯闲来也搞搞艺术品收藏,儿子在城里时经常和他去逛画廊。朱尼厄斯的朋友们说他的家像个博物馆,墙上装饰着16世纪的西班牙绣品,拱顶镶银,还收藏着许多著名的欧洲大师的油画。 在7英里以外的伦敦郊区,朱尼厄斯买下了多佛尔庄园,占地92英亩,有连绵起伏的草坪,一直延伸到泰晤士河畔。这是一个微型王国。庄园的牛奶房流淌着新鲜的牛奶和奶油,温室里繁花盛开,园工们照管着草莓圃,孩子们在游戏场荡着秋千。多佛尔庄园充满田园风光,条理井然。树木间距一致,草坪修剪得十分平整。在那段日子里,朱尼厄斯戴着圆顶硬礼帽,穿着三件套西服正在打网球,他像抓一只大棒似的抓着球拍,与消遣娱乐的背景显得不大和谐。他定期去野外打打雉鸡,显显贵族气派。 朱尼厄斯高大、和蔼而自信,和他妻子朱丽叶.皮尔庞特.摩根搭配成很古怪的一对。她身材矮小,相貌平平,体态丰满,但她身体越来越弱,常常疑心自己得了什么病。因为经常想家,她总会乘船回纽约和皮尔庞特住一阵子。丈夫青云直上,成为伦敦的一个权贵,身体也健康强壮,朱丽叶却越来越虚弱和孤僻。晚年她久病不愈,经常蛰居在楼上的卧室里。她似乎患上了某种早衰症。他们的儿子皮尔庞特的生活竟也重现了妻子体弱多病、丈夫独断专行的模式。以后的岁月里,这种无以示人的悲伤与孤独一直困扰着成功辉煌的摩根家族。 皮尔庞特.摩根当了3o年朱尼厄斯.摩根在华尔街的代理,他倚靠英国资本的雄厚实力展着。年轻的摩根看上去像一个身强力壮的粗壮汉,穿的却是精制的英国大衣。他膀大腰圆,头浓黑,有一双拳击家似的手。他身高有6英尺多,有点花花公子的味道,又喜欢格子马甲。朱尼厄斯的目光咄咄逼人,深不可测,皮尔庞特淡褐色的眼睛却常常悲伤而阴郁。父亲一向镇静自若,皮尔庞特却变幻无常,看起来紧张易怒,总是一副要打架的模样。 7o年代,皮尔庞特.摩根开始扩大自己的影响,他不仅仅把自己视为各个公司的资金提供者,他想成为这些公司的律师、祭司长和知己。 虽然皮尔庞特.摩根天资聪颖,但是他还得在父亲的手中塑造成型。皮尔庞特着手成立属于自己的公司时,手里只有区区35万美元。为了帮助儿子,朱尼厄斯又投入了5oo万美元。皮尔庞特一直十分感激父亲给他的借款,他从来不装做自己是自力更生起家的。他曾经告诉当时的纽约州长也就是现在的美国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如果我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取得过什么成就的话,我最应该感谢的是父亲给我的支持。” 皮尔庞特.摩根的经历是从一个年轻的道学家变成了一个****君主,他百分之百地相信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他意志坚强,固执己见,坚信自己一切突如其来的念头——这一特点后来使他显得像是一种自然力量,是“时代思潮”的宠儿。 在9o73年这个恐慌之年,皮尔庞特.摩根却赚了1oo多万美元,向朱尼厄斯自夸说:“我相信这个国家再没有其他事情能带来这样的结果了。”摩根财团未来的经营之道是在大恐慌的那些阴郁的日子里形成的。随着他名望的提高,皮尔庞特.摩根逐渐变得脾气急躁,动辄对人咆哮,而且日甚一日。即便是写给父亲的信中,他也是自行其事,写信的口气与其说像个顺从的儿子,不如说像个信心十足的商业伙伴。朱尼厄斯对儿子的行为很是恼火,有时会摆出很严厉的面孔,但他显然很赞赏皮尔庞特的成就。在皮尔庞特看来,父亲这样令人烦扰的掩饰其实是对自己“天才”的默认。(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