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叶大呆子王龙目-《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第(1/3)页

    终于,他还是伸出了他的右手,轻轻一推,门开了。  他走进院子,里的花和他第一次来时一样美丽,很熟悉的感觉,渐渐的开始不紧张了。

    走到学堂的门口,有很多人,和他一般大小,家世却远非张阼霖的家境所能比的。当然,还有先生,依旧握者他的戒尺。

    “老师,对不住,我来迟了。”张阼霖有些羞愧,低下了头。他分明感到了周围无数双眼睛在肆意地,几乎使他快要窒息了。

    “阼霖,你过来,”先生的开口,缓和了末末的紧张,“让大家认识一下。这是张阼霖,你们的新同窗,希望以后大家友好相处,不要欺负他。明白吗?”

    “大家好好读书,过几天会有朝廷大员前来旅顺口巡视,顺便检查你们的学业,你们要表现得好一些,才能得到朝廷的奖赏,明白吗?”

    这些话是后来老师转向那些同学说的,却不曾想到,在张阼霖的心里,感到无比的安全感,无比的幸福,以至于在多少年后张阼霖成长为一名独当一面的军事将领,仍然牢牢的记得这一幕。

    而此时的张阼霖还不会想到,在不久之后,他便会遇到改变他一生命运的那个人。

    ※※※※※※※※※※※※※※※※※※※※※

    山海关,城郊。

    黄昏时分,青沙江上波光粼粼。

    狭长的阴影横跨江面,是四方桥的影子。这座古桥有数百年的历史了,麻石铺设的桥面上坑坑洼洼,全是蹄铁与车轮留下的痕迹。此刻它沐浴在金黄的夕照中,像个老人静静的晒着额头的皱纹。

    石栏前忽然伸出一个脑袋,冲着桥墩下喊:“韩老大,韩老大!”是个年青的守桥士卒。

    喊过几声,尖尖的小舟才从桥墩下探出头来。船上架着只火炉,狗肉在滚滚的浓汤中翻腾。穿着青色军服的中年男人抹了一把汗,自顾伸筷子到锅里翻拣。

    “是京师来的商队。有百十辆大车,刚验过关牒。”青年士卒晃着脸讲。

    “知道了。”等到士卒离开,韩老大脸上才露出一丝笑容。验过关牒是套话,意思讲已收了商队的好处。四方桥乃“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的门户,有乾军常驻城中。守桥属人人争抢的美差。除去不必每日操练,更可以从往来商队身上小敲一笔。早先为争这守桥的差使,军中闹出不少龌龊。后来才改为轮守。好不容易轮到韩老大的步军左营当值,却遇上和俄国人关系紧张。往来商道尽数警戒,商队减少了许多,美梦顿时成了泡影。

    已是秋后的天气,家里婆娘还没有置办秋衣,每晚都在枕边嚼舌头,韩老大好不烦躁。如今这笔抽成恰好解了燃眉之急,他一高兴从身边取来钓竿,将鱼线远远甩了出去。

    “怕是钓不到大鱼咯……”掌舵的亲兵在一边撇嘴道。

    韩老大正在兴头上,听他这一说。眼皮朝上一翻,就要骂娘。桥头却传来鼎沸的人声,原来是苦候的车队终于动了起来。上千的人畜一起动作,哪里还有鱼能上钩。

    车队动起来时,担任护卫的几十骑镖手已先过了大桥,停在江边歇马。

    一个小个子的镖手解开皮扣,刷的扯开了胸甲:“个狗日的罗刹毛子。早不来,晚不来,老子才上路他们就把军舰给开来了。害得路上全是戒严,老子这一路倒腾,裤裆里都要沤出病来。”

    几个相熟的汉子不由哈哈大笑。抬眼望去,西边满是一片一片抽穗了的稻田。金黄的稻浪在秋风中翻滚。绵延出去尽头。几里外,山海城头在望,再不会有凶险,人人松了口气。

    “不怕不怕,你沤出病来,我妙春堂的丸药包治。”已经有商人过了四方桥,对着小个子笑喊道。

    “可算是到了。”人群中沉淀了多日的郁气一扫而空。大伙的话也多起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