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八章 世家的反应(下)-《大唐补习班》


    第(2/3)页

    类似的对话在长安各处时有发生,百姓似乎对修路发粮的事情十分抵触。

    长安、万年两县就不说了,甚至就连咸阳等地也很少有百姓到朝庭雇工报名处报名。

    李承乾做为这次工程的副总工程师,拉着李昊打算看看百姓踊跃报名的场面,结果没想到,坐在长安县衙对面的茶馆里一等就是大半天,却只等来小猫两三只。

    这让太子殿下不由得心急如焚,茶水灌了一碗又一碗,还时不时对李昊抱怨:“德謇,这怎么回事啊?为什么百姓都不来报名呢?”

    “应该是公信力不够吧。”李昊侧头盯着长安县衙门口张贴出来已经大半天的告示,苦笑摇头。

    “你确定是公信力不够?不是因为百姓觉得你不靠谱?”李承乾端起茶碗,想了想又放下,已经喝了大概四、五碗了,实在喝不下去。

    李昊一听这话不干了,翻了个白眼道:“这跟我有什么关系,主意是你出的,主事的是杜伯伯,我就是个帮闲而已。”

    想到刚刚路过茶馆门前几个百姓的对话,李承乾鄙夷的说道:“可是现在满长安都在传,主意是你出的,而且这是个骗局。”

    李昊顿时泄气:“那是有人造谣好不好,你是当事人,到底怎么回事难道你不清楚?”

    “我很清楚啊,可是百姓不清楚。”李承乾将目光投向大门的外面,隔了好一会儿:“我说德謇,这样不行啊,咱们总得想个办法。”

    “办法没有,不过……”李昊说了一半,起身就往外走。

    “哎,你干嘛去?”

    “发财。”

    ……

    ……

    小半天之后,天近傍晚,长安东面城门口。

    十几两大车远远驶来,靠近城门的时候,转向一边的土路。

    土路的尽头是一个刚刚搭起来不久的棚子,棚子上挂着一面旗子,上面写着四个大字:郑家收购处。

    “让一让,麻烦让一让。”十几两大车穿过人群,停在棚子的外面,四、五个庄汉打扮的汉子从车上跳下来,就开始把车上的麻袋往地上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