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交给我吧-《大明混世王》
第(2/3)页
杨廷和是越来越欣赏秦厉了。
也难怪了,杨廷和还真是没想到李鐩,这李鐩的确是个很合适的人。
李鐩,字时器,汤阴县五陵镇镇抚寨村人。大明成化八年进士,一开始担任都水主事。后来又是接连被提拔,当上了鸿胪少卿、工部侍郎、工部尚书。
早在成化年间他担任刑部郎中时,他奉皇命赴山西赈灾,在救灾同时,广开水渠,浇灌农田上百万亩,成绩卓著。
弘治初年更是奉诏上书,条陈治理朝政十事,主张“外攘宜先治内”,批评朝内奢靡浮华现象等。当时,边疆报告密云一带有外族入侵动向,急切需要加以防备。
当时弘治皇帝听闻禀报后,说道,“非李鐩不可“。弘治皇帝便是把李鐩招来,进行了一番安排。李鐩果然不负皇帝的希望,去了边防之后,便是大刀阔斧的干了起来。他先是精将简政,加强了军备,制定防御策略,使当时的局势很快稳定下来。李鐩便因此更是得到弘治皇帝的器重。
当时弘治皇帝曾赞誉他是一位善于处理国家大事的干吏。
弘治驾崩之后,轮到正德当皇帝了。正德时候,大太监刘瑾掌权,把持了朝政,前朝的很多大臣遭到排挤打压。李鐩自然不能幸免,迫于无奈,只有辞职归乡。
说来正德皇帝也算是干了一件大好事,当时是百官称快,正德的名声也是高涨了一时。正德皇帝用霹雳手段收拾了刘瑾等一应太监。当时的八虎所剩无几。
刘瑾被杀后,李鐩便是被正德召回,很快就让他官复原职,任工部尚书职务。当时正好赶上皇宫内一场大火,烧毁了皇宫中的很多宫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