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数量弥补不了质量差距-《大魏霸主》


    第(3/3)页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抵抗都是徒劳的。刘牢之看着般若寺变成一片废墟,这才满意的下令部队转进。

    ……

    “主动出击,主动出击是我们现在唯一的选择了。我们的笈多长弓,没有塞里斯人的弓弩威力大,我们的甲胄也不如塞里斯人的甲胄坚固,我们的刀枪也不如塞里斯人锋利。据城而被动而守,容易被塞里斯人堵在城内,而我们最擅长的象兵将失去腾挪的空间。”一名笈多帝国将领得意洋洋的看着一头接着一头战象“这是我们最有效的武器,这是梵天给我们笈多帝国的礼物,恐怕他们那些塞里斯人这一辈子都没有见过如此庞然大物,我可是非常的期待,那些塞里斯人看到战象会不会吓得尿裤子。”

    纳亚马力克虽然是泰米尔纳德邦的总督,不过他却不是笈多家族的人,马克力在泰米尔语(alik)意为“部落酋长”。这说明,泰米尔邦和其他地方不一样,这个邦国类似于后世天朝的自治区,泰米尔人在这里才是老大。

    纳亚马力克的打算中坚守金奈城,为泰米尔纳德邦保留最后的希望,泰米尔人是笈多帝国人口较多,势力较大的部族,笈多帝国肯定不会坐视不理的,只要坚守到中央军的到来,他就可以带领着泰米尔人打塞里斯人打出去。

    不过在泰米尔纳德邦内部,也有不少异样的声音,他们更加害怕笈多帝国的中央军请来容易,送走难。如果中央军不离开泰米尔纳德邦,那么泰米尔纳德邦迟早会变成像北部邦一样的笈多帝国核心控制区。

    另一方面就是纳亚马力克担心,光依靠泰米尔人不足以击败塞里斯人,塞里斯人虽然还没有正式发起登陆战役,不过他们已经抵达孟加拉湾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他们对金奈的企图也非常明显,既然无法善了,那就只有打了,让他们束手待毙显然是不可能的。

    “根据我们的细作传来的消息,塞里斯人这一次带来了大小七百余艘战舰,除了运输船和战舰之外,能参加陆战的部队就那么几支,绝对不会超过五万人。既使十个人拼一个人,我们也能把那些塞里斯人拼光。”另一个将领德拉·塞基亚自豪的吹嘘道“我们都知道塞里斯人的战舰非常厉害,也非常强大,可是他们的战舰绝对不能跑到岸上来,所以他们强大的海军,对我们没有半点威胁。我们勇猛的战象会告诉那些愚蠢的塞里斯人,招惹我们泰米尔人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

    德拉·塞基亚似乎给纳亚·马力克下定了决心。纳亚·马力克起身大声道“既然我们睿智的将军们都感觉我们有能力跟他们在城外打一仗,那么就打吧,梵天和佛祖都会保佑泰米尔纳德!”

    “梵天和佛祖会保佑泰米尔纳德!”纳亚·马力克在这个时候开始祈祷佛祖保佑,事实上他现在能做的,也只有祈祷了。

    泰米尔人虽然有五六百万,但是却不是都住在金奈,不过纳亚·马力克手中的实力却不弱,至少拥有二十七万部落军,还有上数百万支持他的臣民,这是他的底气,也是自信之源。

    泰米尔人最擅长的其实是步战,在勇猛方面,泰米尔人是笈多帝国一百八十多个民族中数得着的,或许也只有锡克人可以和他们比肩。

    只是非常可惜,纳亚·马力克并不知道,他们和魏队相比已经远远的落后了,不仅是技术装备,还有战术思想。魏国发展的并不是只有技术和装备,还有作战理念和作战方式,魏队如今在脱变,从冷兵器向热兵器脱变。

    在科技和先进思想的武装下,数量并不能弥补质量上的差距。

    “那些该死的塞里斯人在干什么?”纳亚·马力克第一次感觉到了不对劲,塞里斯人的舰队已经抵达了孟加拉湾,然而近在咫尺,却没有发动进攻。事出反常必有妖孽,这句话泰米尔人的字典里虽然没有,可是这个道理他纳亚·马力克却非常清楚。

    在纳亚·马力克看来,塞里斯人应该立即进攻,时间拖得越久,他们的准备越充分,而塞里斯人能攻克金奈城的机会就越小。

    事实上纳亚·马力克并不知道,魏国远征军几乎都是冉明组建的,所有领军将领,不是他的学生,就是他的心腹。特别是统领这支军队的统帅陈勇,就是冉明的大徒弟。陈勇不仅是冉明的大徒弟,更是最深得冉明真传的人。要说冉明打仗,他敢于弄险,但是他绝对是一个最不愿意行险的人。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