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君臣相交-《网游之王朝崛起》
第(3/3)页
(4)城邑空虚而且资财穷尽的。对于这些城邑,应乘虚攻击,决不手软。
孙科仇地独孙术接孤太独仇
守城谋略主要有三点:其一,反对”进不郭圉,退不亭障”,即不防守外城和城外据点的防守办法,主张防守城郊外围要地。其二,要修筑城郭,做到”池深而广,城坚而厚”,准备好人力粮食薪材劲弩强矢锋利的矛戟。一丈之城,十人防守,千丈之城,守兵一万,还不计技工任夫等后勤人员。其三,设防的城邑要有救兵。”其有必救之军者,则有必守之城;无必救之军者,则无必守之城。”救援之军要能打开重围,守军要敢于出击,抢占要塞。救援之军还要善于迷惑敌人,以配合守军击败围城敌军。《尉缭子》提出的攻守城邑的谋略,是他的前辈军事家所没有谈过的,很富有新意。
第三,《尉缭子》的另一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一套极富时代特色的军中赏罚条令。《尉缭子》作为古代兵书,不但在军事理论上有所发展,而且保存了战国时期许多重要军事条令,这是为其它兵书所少见的。
孙仇仇地独结球接冷羽太显
他在《战威》中说:”审法制,明赏罚”是威胜之道。他在《制谈》中说:”修号令,明赏罚”,是保证士卒冲锋陷阵的必要手段。《尉缭子》主张以法治军,他所提出的赏罚原则,是赏必厚罚必重。他说:”赏禄不厚,则民不劝”,要以田禄爵秩厚赏有功者,使民”非战无所得爵”,做到”赏功养劳”。
《尉缭子》主张重罚,他在《重刑令》中说:人民只有”内畏重刑,则外轻敌”,所以主张将战败投降临阵逃脱的将士宣布为”国贼””军贼”,不仅处以”身戮家残”之刑,还要削户籍发祖坟变卖家属做奴隶。对于不能按时报到和开小差的士卒,以逃亡罪论处。他的《伍制令》所讲的军中什伍连坐法,他的《束伍令》所讲战场上的惩罚条令和”战诛之法”等,都体现了重罚的原则。他说:”古之善用兵者,能杀卒之半,其次杀其十三,其下杀其十一。能杀其半者,威加海内;杀十三者,力加诸侯;杀十一者,令行士卒。”认为只有这样,军队才能做到”令如斧钺,制如干将,士卒不用命者,未之有也”。《尉缭子》的重刑思想显然与商鞅的刑赏思想如出一辙,而且比商鞅的更为严酷。它反映了古代军队组织中的官兵关系是严重的阶级对立关系。《尉缭子》的以法治军思想已与春秋以前大不相同。前文我们说过,由于《尉缭子》提出”杀之贵大,赏之贵小”这套赏罚原则,取消了旧贵族所享有的厚赏轻罚的特权,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进取精神,因而极富时代精神,标明它与旧的”赏功酬劳”原则有了质的不同。
结远科科情后学陌阳敌羽察
第四,《尉缭子》一书所保存的其它重要军事条令,有《分塞令》,是营区划分条令,规定各军分塞防守区域及往来通行原则;有《经卒令》,是战斗编队条令,规定各军特有的军旗标志士卒的行列单位及不同的行队单位佩戴不同徽章等;有《勒卒令》,是统一军中指挥号令金鼓旗铃的条令,规定了金鼓旗铃等指挥工具的作用和用法;有《将令》,规定将军统兵受命于国君,只对国君负责,将军在军中具有无上权威,统一指挥全军;有《踵军令》,是后续部队行动条令。规定后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