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君舟民水论-《请叫我学霸君》
第(3/3)页
周正的话才刚刚说完,台上的夫子便猛的一拍桌子,激动的说道。
夫子万万没想到,从周正的口中得到了如此真知灼见的理解,将民众对于国家,以及国家对于民众该做些什么理解到了这样的地步。
而其他的学子在听了周正的话之后,也是在不断的思考,亦是觉周正的话是越想越有道理。
如果真的做到了让这些百姓衣食无忧、老有所依的话使其知礼节习教化,必然能够使得天下太平,没有任何人为的纷乱。
老百姓都认为君主所做的是对的,又怎么会在其他别有用心的人的撺掇下去造反!
“所以夫子,在我看来民本之说倒是不如可以用另一种理解来说,以民为水以君为舟,此为君舟民水论,两者相互依存却是以民为主。”
君舟民水之说,几乎在后世所有人都知道,但是在这里却没有任何人提出这一点,无疑周正提出这一点给这里的人极大的震撼,此刻连夫子本人也是在口中不断的念叨君舟民水这四个字。
宛如这四个字有莫大的魔力一般。
君舟民水之说,说起来之所以众所皆知还是因为唐太宗和魏征,在中国历史上,贯彻这一思想的英明君主之中,亦是以以唐太宗最为突出。
但是殊不知,最先提出这一点却是荀子,早在《荀子.哀公篇》中,荀子便说过:,君者,舟
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完美的诠释了君舟民水论,并且以此比喻马和坐车的人。
说马儿如果害讨厌车,坐车的人就一定不会安宁;若庶民不安宁,甚至害怕你的政策,那么,君主的地位也不会巩固。要让马儿不害怕车子,先要让它安静下来;要让庶民不讨厌你的政策,先要给庶民一定的利益。
因此,君主必须爱护庶民,使庶民安宁,自己才能安宁。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凡是施行仁德之政、顺民心、不断修德于天下的贤君,都将会使国家昌盛兴隆,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反之,逆民心,而最终走向毁灭。”
这一次,周正在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时代当中出了一次属于自己的言论,而这言论也必然会使得众人皆知。
纵然这是自己套用其他人的话,但是在这个时代里面又有谁知道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的典故,以及荀子这个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