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7章 释放佃人奴-《奋斗在盛唐》
第(2/3)页
事实上,崔耕判定太平公主的下落,主要依据是龙山君的嗅觉。单凭一只精美的香囊,这个证据也太单薄了些。
不过,崔耕入浪穹诏以来,“一贯正确”,让铎罗望对他的判断非常信任。
铎罗望道:“这么说,太平公主,是在邓赕诏内了?”
“**不离十吧。”
“那好,老夫这就发动人手,找寻太平公主的下落。此事若成……不仅能交好越王,就是借机诬陷皮逻阁一把,也不是不可能啊!”
崔耕面色微变,道:“请国主三思而后行。若真伤了太平公主,纸包不住火,岭南王知道了此事之后,咱们浪穹诏恐怕弄巧成拙。”
“崔得杨先生放心,本王自有分寸。呃……但不知,你的第二条妙计,又是什么呢?”
崔耕道:“打铁还需自身硬,微臣的第二条妙计,就是请国主将自身的佃人,全部放为平民……”
所谓佃人,就是奴隶。此时的六诏之地,还处于奴隶社会的阶段。除了官、民之外,还有庞大的奴隶阶层,被称为“佃人”。
佃人若为农,仅能留下可供裹腹的食物,其余都被奴隶主收走。正所谓:“收刈已毕,蛮官〔田官〕据佃人家口数目,支给禾稻,其余悉输官”
若为工匠,除了生存必须之物外,一概不肯留存。甚至有规定:奴隶们织的丝绫锦绢,“蛮〔奴隶〕及家口不许为衣服。”
事实上,直到几百年后,南诏灭亡大理国兴起,这片大地上的奴隶制才渐渐消亡。至于完全消失,得是一千多年以后了。
如此残酷的压榨下,指望奴隶有多大的生产积极性,那不纯属扯淡吗?
指望他们能为保护浪穹诏而出死力,就更是异想天开了。 逆袭的欧石楠
所以,崔耕的建议是,释奴为民。浪穹诏战败后,这些人势必会再次沦为奴隶,他们保护浪穹诏,就是为自己的自由而努力,势必尽心尽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