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8章 越王崔二郎-《奋斗在盛唐》


    第(3/3)页

    尽管觉得上官婉儿开空头支票的可能性较大,崔耕还是连连点头,道:“成,我答应了。”

    “这还差不多,等月儿来了,我会奖赏你的。”

    “那……那现在呢?”

    佳人眼波流转,道:“现在么,也不是……”

    蹬蹬蹬~

    正在这时,忽有一阵可恶的脚步声传来。紧接着,有一小丫鬟在口出现,微微一福,道:“启禀王爷,启禀娘子,有朝廷的钦使到了。”

    钦使?

    崔耕皱眉道:“钦使进了剑南道,本王怎么没得到消息?”

    “那钦使是秘密前来的,他还说,是老熟人,王爷您一见便知。”

    “嗯?到底是谁?本王倒要看看。”

    崔耕满腹狐疑,迎出府门,但见李隆基的亲信太监杨思勖,正端端正正地站在府门外。

    杨思勖深施一礼,道:“王爷一向可好,奴婢给您道喜了!”

    “道喜?本王喜从何来?”

    “呃……”杨思勖往四周瞅了瞅,低声道:“王爷不会真的想在这接旨吧?有什么话,咱们里面再说。”

    “也好,此地并非讲话之所,杨公公请。”

    直将杨思勖领进了客厅,分宾主落座,杨思勖才主动揭开谜底,道:“陛下为了表彰您的取石堡城之功,决定改封您为越王,这岂不是大大的喜事?”

    “呜!”

    崔耕闻听此言,满口的茶水好悬没喷出来。

    李隆基将他改封越王,算喜事不?

    公允地讲,还真该算。就算王爷,也得分个三六九等。第一等的,就是大国的一字王,比如晋、秦、齐、楚四王。

    第二等的,就是小国的一字王,比如周、鲁、赵、魏、梁、燕、代、韩、宋、吴、越……这一档次。

    第三等的,就是两字王,或者说是郡王、比如中山王、长沙王、渤海王、成都王什么的。

    至于崔耕这个岭南王?不好意思,连第三等都算不上,得算等外。从王爷的命名规则上讲,只能是国名或者郡名,没有以道命名的。

    当初李隆基气儿不顺,给崔耕下了个小绊子,起了这么个不伦不类的名字,崔耕也没计较。

    现在,人家改邪归正了,崔耕要说不承情,那也说不过去。

    不过,话说回来,这“岭南王”和“越王”就是个虚名,改不改的也没啥实际的影响啊。

    杨思勖似乎看出了崔耕的所思所想,道:“陛下改封您越王的意思,是正式承认您的地位。他愿意与您盟誓,永不相攻,共享太平。”

    这还有点意思。

    崔耕道:“俗话说得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李隆基给本王送了这么一份大礼,到底是图什么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