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章 大唐双耀星-《奋斗在盛唐》
第(2/3)页
唐军总兵力三十万,吐蕃军总兵力四十万,大致相等。
到了这时候,崔耕也不着急了。决战这玩意儿,不是想打就打的,得一方出现致命的破绽,或者双方都觉得自己不算吃亏的时候,才会突然开始。
所以,经常是两军对峙几个月,最后在三五天,甚至三五个时辰内决出胜负。
反正王海宾的营盘距离剑南军的营盘只有不到十里地,自己随时能指挥剑南军,那就继续在王海宾的营地内等着呗。
这些日子崔耕的主要任务,还是把郭子仪勾搭过来。
不过,可惜了,虽然他和郭子仪谈得也还算投契,但郭子仪这孩子满脑子忠君报国的思想,虽然对岭南王崔耕的所作所为表示理解,但决没半点投岭南道的心思,崔耕也只能徒呼奈何。
又是五日过去,郭虔的二十万大军也到了,唐军的总兵力达到了五十万。
五十万唐军,相当于大唐总兵力的一半,一旦葬送了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吐蕃人更是不堪,尽管吐蕃人全民皆兵,这四十万吐蕃军也相当于吐蕃全国兵力的七成了。若是全军覆没,吐蕃的下场比灭国也强不了多少。
完全可以说,这是吐蕃和大唐的国运之战,任何一方都承担不起失败的后果。
双方大军不断试探,大战一触即发。作为大唐的先锋军,自然也屡屡出动小规模的部队,与吐蕃的斥候决战。
崔耕带着手下人跟吐蕃人打了几仗,割了十来个脑袋。战绩虽然不算多么显赫,但他这个队一人未死,被誉为福将,在先锋军中小有名气。
郭子仪则表现出了卓绝的军事才能,带着自己的手下很是跟吐蕃人打了几场小规模的硬仗,斩首过百,其中甚至有一名吐蕃的千户。王海宾大喜,将郭子仪提了一级为队正。因为郭子仪为侍卫亲军,其地位比崔耕和王昌胜还高了半级。
唐军中也不光是王海宾的先锋军出彩。
郭虔手下有一名叫张守的别将,率五百军押运粮草时,与两千吐蕃军相遇。
结果,张守一马当先,杀入吐蕃军中,与之开始了鏖战。最后,张守大获全胜,斩首千级,也斩千骑长一名。
如今,郭子仪和张守作为唐军中冉冉升起的两颗将星,被称为“大唐双耀”,其名号响彻了大唐这五十万大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