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8章 皇帝的内库-《奋斗在盛唐》


    第(1/3)页

    “这个么……”

    崔耕也有些犹豫,说实话,他有些震惊于自己的影响力了。

    好么,十万石精米,难得的情报,众多富商的宝贵时间,就为了让自己给指个方向。

    就算自己被人称为“点金圣手”,这指点价格也太过昂贵了吧?

    他想了一会儿,字斟句酌地道:“几位若是之求一生逍遥,就不必往泉州、广州发展。但若是想做出一番事业,上对的起祖宗,下对的起儿孙,就必须往泉州、广州发展。”

    “此言怎讲?”

    “来人,取纸笔来!”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

    崔耕拿起毛笔,在一张丈许长的白纸上,画了一副简要地世界地图。

    他用手点指道:“诸位请看,这是我大唐。虽然自认为是天朝上国,却只占了世界一隅之地。在我大唐往西,有一繁荣不亚于我大唐的帝国正在兴起。”

    张维道“崔相的意思是……大食?”

    “正是。”崔耕继续用手指道:“这里有一大岛,盛产香料。这里有一大岛,盛产铜铁。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是无主之地。土地肥沃,适合垦殖……”

    他也不藏私,将自己能想起来的,都说了一遍。

    旁边有人弱弱地道:“多谢崔相直言相告,只是……您把这些告诉了我等,我等又何必去广州和泉州呢?直接从明州出发,也可以到啊!”

    崔耕微微一笑,道:“若诸位靠着这些资料,利用明州的港口进行海贸,本官也并无意见。只是……”

    “怎样?”

    崔耕眉毛一挑,道:“其一,地方官府是否会给诸位的经商提供便利。比如这航海一年就必须回来报备吧,能有几家能够免除?其二,开辟陌生航线的风险,大家都知道吧?若是有众多海商参与,危险性也会小上很多。其三,若大家聚在一起,有什么新思路、新技术都可以迅速普及。”

    顿了顿,又补充道:“当然了,本官不是说大家抛家舍业去泉州或者广州。而是希望安排一定人手在那里,看看这二州比明州的优劣势在哪里?再看看,有什么新思路或者新技术可以用在己方的船只上。长此以往,大家自己也就知道取舍了。”

    众海商面面相觑,忽然齐齐一躬身,齐声道:“多谢崔相教诲。”

    张维苦笑道:“张说世人称贤,不过,他的手段,和崔相的手段比起来,简直连茅坑里的臭蛆都不如。而我明州那些龌龊官儿,还不如张说呢。恐怕……我等是得往泉州一行了。”

    “张说?”崔耕道“你左一个张说。右一个张说,难道指使秦玉杰搞这场把戏的,就是张说?”

    “正是如此。实不相瞒,我们的人,偷看了张说给秦玉杰的信。那条计策是个连环计。如果您这五万来人在洛阳驻扎。秦玉杰就会把得了鬼面疮的病人衣服,”送到军营理里去。”

    “好毒的一计!”

    崔耕当时色变。

    所谓鬼面疮就是后世的天花,以这年头的医疗条件来说,得了天花只能硬抗,死一半的人都不是什么稀罕事。如果他们的计谋得逞,不说去目的地的人要少一半不止,最可怕的是人心,本来许多人向往着那里,被他们一弄,估计十之有**会把念头打消。

    他面色一冷,道:“本王原来还想在岭南道安稳一段日子。但是,既然这李隆基还不安分,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也给他上点眼药。”

    “您也对付张说?”

    崔耕摇头道:“张说对付我,还不是受了李隆基的指使?我要想报复,当然得冲着李隆基去。嗯,新仇旧恨加到一块儿,就让他损失一员心腹爱将吧。”

    “谁?”

    话一出口,张维就意识道不对了,赶紧道:“不好意思,小人的话太多了。”

    崔耕咧嘴一笑,并没有责怪之意,而是神秘的说道:“还请诸位暂待几日,本官估摸着……半个月后就见分晓了。”

    “您放心,我们不会把这件事情透漏给任何人。”张维见崔耕并不怪自己,连忙保证道。

    “我们也一样会守口如瓶的。”其他人附和道。

    崔耕原本说出来,也不怕他们告诉别人,一是这些人刚刚帮了自己得罪了张说的人,他们肯定不会这个时候反水,二是他又没说具体情况,别人想找麻烦也找不了。不过这帮人集体这样说,还是很不错的。至少他是这样认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