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章 商道茶糖马-《奋斗在盛唐》


    第(2/3)页

    “什么意思?本王有什么舍不得的?”

    “下官的意思是糖霜!您在扬州不是有几座糖霜作坊吗?如果愿意在戎州开几座,让蛮人们种甘蔗来卖甘蔗儿比茶叶好种多了,就是力气活儿而已。”

    顿了顿,又主动找台阶道:“当然了,这里不大太平,保密是个大问题。冀王若不愿意的话,就当下官没说。”

    “愿意,怎么会不愿意?”崔耕眼前大亮,激动道:“牛刺史,你真是一言惊醒了梦中人啊。”

    这完全是肺腑之言。

    对于崔耕来讲,如何发财,都是参考的后世经验,有的时候就难免钻了牛角尖。

    比如现在,他知道了茶马古道,就光想着用茶叶和吐蕃人做买卖,而没想到白糖和冰糖。

    在历史记载中,当然没有茶马古道上运输白糖的记载。

    无它,汉人的制糖之术还是唐太宗派人从天竺学来的呢,没什么技术优势。

    但现在不同,崔耕提前发明出来了白糖和冰糖,完全可以把它们作为对外出口的拳头产品。

    原来扬州的糖霜作坊没有进一步扩大规模,主要是受原料的限制,而不是崔耕为了保密。毕竟,这白糖利润虽大,但要是影响了粮食生产,可就是舍本逐末了。

    不过,在州、姚州、戎州等地,土地贫瘠,雨水多而温差大,天然地适合种甘蔗而不适合重粮食。在此地大力推广甘蔗种植,再发展白糖的跨国贸易,简直再合适不过。

    至于说秘方的保密问题?退一万步说,即便真的泄露了又怎么样?只要几年内不泄密,让那些蛮人熟悉了以农作物换钱的汉蛮想处方式,崔耕的目的就算达到,以后再教他们种茶也就是了。

    当即,他慨然道:“那就以戎州为试点,开建糖霜作坊。在戎州驻扎的所有官兵,皆可入股,暂筹十万贯股本。”

    “这不妥吧。”牛仙客道:“糖霜作坊稳赚不赔,戎州能够收税已经心满意足,再让官兵入股那不是白白占冀王您的便宜吗?”

    “话怎么能这么说?”崔耕摇头道:“本王的糖霜作坊,还要靠众官兵保护。让大家入股,是合则两利之事,谈不上谁占便宜谁吃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