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章 韦后的心思-《奋斗在盛唐》


    第(2/3)页

    当然了,崔耕和太平公主的谈判,只是定下来个大致的意向,具体细节还得吴知和李旦派来的使者慢慢谈判。

    比如,关于羽林军。总不能李旦下一道旨意,太平公主为羽林大将军,崔耕表示同意,这事儿就算齐活了。到时候,崔耕依旧能对羽林军如臂指使,突然发动兵变,李旦上哪哭去啊?

    最后双方约定,羽林军普通将士和低级军官保持不变。但是,果毅都尉及以上的官员,就都要往崔耕的魏州冀王府任职。至于替换他们的官员,则由上官婉儿拟定。

    这对几方都有好处,对于李旦来说,可以睡个安稳觉了。现在长安的兵力,相当于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保持了平衡。

    对于太平公主来说,凭空掌握了六万大军,实力大增。

    对于崔耕呢?也是一大利好。他原来对河北道、山东道乃至安东大都护府的掌控,是靠了李显的旨意。现在新皇李旦登基,这些地方的文武官员,就真那么拥护李重福或者他崔耕?光靠着封常清等人,就能掌握这么大的地盘?完全不现实。

    现在,这些羽林军的高级军官,可是跟崔耕造过李旦的反的,和李旦再也不可能妥协。有他们充实冀王府的各级机构,这些地方才能牢牢成为崔耕的根据地。

    对于羽林军诸将来说,也算相当不错了。原来他们不过是在六万羽林军中辗转升迁,现在却是被安插在了一个,将近两千万人口,几十万大军的体系中,前途无量。

    再比如,崔耕的安全问题也得谈判。虽然是事实上的软禁,但堂堂的冀王,总不能当犯人那么看待,起码长安城内的行动自由是有的。

    另外,崔耕是自己不得不接受这个条件,他的家眷可未必。

    最后,卢若兰、拉达米珠,和其他的妾室以及儿女一起,随着那些羽林军高级军官,一起启程赶往魏州。

    留在长安的,只剩下了安乐公主李裹儿和崔耕的小儿子卢琪。

    甚至双方约定,崔耕在长安城内行动完全自由,朝廷不得监视。只是出入他府中的其他人要严格盘查,不准韦后出府。每日晨昏,官府要检查韦后到底在不在。

    ……

    一应细节商议完毕之后,已经是三天之后了。羽林军军官及其家眷,将近两千人离开了长安城。

    韦后也坐在一乘小娇中,非常低调地,来到了刚换了牌匾地冀王府。

    娘亲失而复得,李裹儿抱住韦后,一阵痛哭。

    韦后面色红润,衣着得体,不像是受了什么委屈的样子。略微安慰了李裹儿两句后,就非常平静地道:“裹儿莫哭了,我这不是好好地吗?呃……你抱着琪儿去外面玩儿一会儿,娘有几句话,要和二郎谈一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