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郑愔终倒台-《奋斗在盛唐》


    第(3/3)页

    “哼,这位仁兄小瞧我了。当时某还真的做诗一首:榆儿复榆妇,造屋兼造车。十七**夜,还书复借书。”

    刚才那个提问之人道:“这诗也算可以了,仓促之间有此佳作,想必郑相给你官儿做了?”

    吴知撇了撇嘴,道:“这位兄台是真傻还是假傻?郑相选官是看才学的吗?非也非也,人家是看钱。我没钱,他怎么肯给我官儿做?”

    “当时郑相是怎么说的?”

    “他说,你的才学虽然可以,但是长得像是一个痴汉。若是为官,恐怕有失朝廷体面。”

    “那你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我说,吴痴是我,汉却是你郑大人哩,咱们俩真是有缘。哈哈哈!哈哈哈!”

    说着话,吴知笑得前仰后合,难以停止。

    “汉”在大唐年间,是个骂人的词。如“田舍汉”“厮杀汉”等,吴知这么回嘴,大家也不是不可以理解。

    但是,这有什么好笑的?值得这么大笑不止?

    “……”人们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唯有郑愔面色大变,“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道:“别说了,崔相您快让他别说了。吾愿自此辞官不做。”

    崔耕心一软,叹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大哥,我知错了!知错了!您给我一个机会吧,要不然我的爹娘……”

    “好吧,也难为你一片孝心,这回去写奏折吧。”

    “谢谢大哥,谢谢大哥。”

    郑愔连磕了几个响头,这才站起来,仓皇而去。

    百姓们都看傻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吴知讲个笑话,郑愔主动辞官了呢?双方到底是打的是什么哑谜?

    其实,所谓的谜底,现场只有崔耕、吴知和郑愔知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