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海内存知己-《奋斗在盛唐》


    第(3/3)页

    不过,这件事却成了陈元光等人一块大大的心病,他们都明白这事儿没完,指不定贾仁义以后会出什么幺蛾子呢。

    好死不死的是,在这个敏感时候,三天前又收到了崔耕亲自拜访的通知。

    崔耕是干啥的?御史啊,专门给官员挑错打报告的。

    崔耕和陈元光一不沾亲,二不带故,更关键的是陈元光还在丁忧期,崔耕这么上赶着要拜望,让陈元光这边的人怎么想?

    再加上一见面,崔耕的表现跟以往见到的御史言官们不一样,人家是眼高于顶冷冰冰,而这位崔御史呢?态度太过热情啦。这也就不怪一向没什么城府的许天正忍不住飙。

    听完来龙去脉之后,崔耕总算是明白了,哭笑不得道:“陈将军误会了,本官之所以来拜望将军,纯属仰慕陈氏威名,陈家四代忠良名将,还有令祖母已故魏太母之事,在岭南道早已传扬令人称颂。故,崔某才有今日上山拜望祭奠一番的心思。”

    好话自然谁都爱听,尤其是涉及到祖上先人的褒扬之话,更是令陈元光嘴角微抿,含苞欲笑,显然被崔耕说到心坎儿山过来。

    崔耕见状,又添了一把火,称早已经有一些山野小县的戏班子,将当年陈元光开漳的事迹唱成了戏文。

    当然,这个戏文就是他在荒唐大梦中,听到的杨文广平闽十八洞的故事,只不过将主角改为了陈元光。这个故事自然是真实存在的,史上以陈元光平闽开漳为蓝本,的确编撰过杨文广平民十八洞的故事。被崔耕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某些情节也确实是陈元光自己的亲身经历。

    当事人就在跟前,虽略带夸张,但大体上能够说得这般翔实,由不得陈元光和其部将们不信啊!

    说完了戏文,崔耕又盗用后人对陈元光的评价,尤其着重叙述了他对漳州展的重大意义。

    除了“开漳圣王”这四个字儿没提,其他的都提了。

    说好话讨人欢,讲究的就是细微处见功夫。

    一个人长得胖,你夸人家身材好,那是找骂。但要夸他有内涵,他就会欣然接受了。

    更何况崔耕后来说的话,也算不上拍马屁,谁听了仔细一琢磨,都得承认确实是这个理!

    一时间,平闽六部将听得摇头晃脑,深感与有荣。

    陈元光想着自己当年年纪轻轻,一时气盛之下奉了高宗皇帝之命来平闽开漳,随着高宗皇帝驾崩之后,新主继位,武后临朝,这么些年朝廷一直对自己没有公论,更别提褒奖。

    这么多年在闽地受了不少苦楚与委屈,本是很沮丧的。

    如今突然现,原来在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人,不,还有很多百姓念着自己的好,竟然还改成了戏文传唱在乡野间。

    还有眼前这位崔御史,居然能将自己和祖母的事迹如数家珍,比自己更了解自己。

    一时间,陈元光真是百感交集,喉咙不断蠕动着,仿佛一种叫做知己知音的东西在胸腔中不断共鸣着。

    他由衷叹道:“知我者,崔御史也!”

    性子粗犷的部将许天正更是哈哈大笑,道:“我就说嘛,崔御史这个人不赖,知道俺们的艰辛不易,你这交朋友值得交,哈哈!”

    前嫌尽释,崔耕趁机提起祭拜魏氏老夫人,陈元光欣然同意。

    香烛纸钱都是事先便准备好了的,崔耕跪在魏太母的墓前默默悼念,陈元光等人皆在后面相陪。

    就在这庄重肃穆无比之时,忽然传来了一阵喊杀之声:“冲啊!杀啊!取了陈元光的脑袋,莫让那厮溜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