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冰糖葫芦儿甜-《大唐逍遥侯》
第(2/3)页
高阳、兰陵和李治三个小娃那吃相就有趣的多了,他三看到自己大哥一副美味的表情,也学着李承乾的样子张大了嘴,怎奈晋宇选的红果个头太大,使劲一咬也只是咬下来一层糖衣,甜甜的,就如同他们的笑容一般。这第二口下去表情就有些纠结了,总算是咬到果肉了,酸,三对小眼都成了眯缝状,小脸都皱成了包子,李治更是直接,张口就吐掉了。高阳和兰陵好些,酸过之后就是算算甜甜地感觉,就跟那啥牌子的酸酸乳一样,女生的最爱。
“好吃不?”晋宇自己也吃了一个,味道不错,有童年的感觉,这还是来到大唐后第一次吃糖葫芦。
“嗯,谢谢晋哥哥!”两个小萝莉很脆生,集体赏了晋宇一个甜甜地微笑,比糖葫芦的糖衣都要甜,能醉人的那种。
且说雪娘将糖葫芦给杨颖长乐二人端过去,说道:“夫人,少爷说吃后要漱口,否则会很伤牙的。”晋宇这考虑可不是杞人忧天,如果有蛀牙了,只有拔掉一条路,就凭现在的医疗条件,还做不到补牙、镶牙什么的。
杨颖点头应下,心下暖暖的。不过长乐更是直接,她以为自己的老师是暗示让自己注意牙呢,脸都红了,她想起自个前段时间牙疼了,最终还是让晋宇给治好了,现在疼的那颗龋齿也掉了,不过还是要注意的,老师的话一定要听的。(老师、学生,锄禾好邪恶,嘎嘎)
李承乾吃相斯文优雅,不过度可不慢,跟晋宇不相上下,吃完以后,李承乾意犹未尽,指着弟弟手中的糖葫芦,问道:“这糖衣老师是什么做的?怎么如此剔透?”
“糖啊,把里面的甘蔗渣子捞出来再凝结一下就是这个模样。”晋宇没告诉他要过滤完了还要放些木炭,他不知道干净的白糖是啥时候出产的,不过还是藏拙一下的好,说不定还能成为赚钱的不二法门呢。过滤、放木炭简直就是晋宇无往不胜的法宝,这年头很多东西都能用上,盐、糖就不消说了,就连酒都是,古诗中为啥称“浊酒”?就是因为没有过滤!带着酒糟的美酒啊,想想就没胃口。李承乾的胃口很好,糖葫芦健胃嘛,晋宇朝旁边的丫鬟招招手,“去厨房看看,再跟雪娘拿两支糖葫芦来。再拿三个小碟,三个调羹。”小娃们吃的费劲,晋宇都看不下去了,俩大人都吃完一串了,他们还在跟串串最顶上的作斗争,晋宇决定帮帮他们。
“还是老师见多识广,学生还真不知道有这么个法子。”李承乾很是感慨,现在贡糖的成色都没这么好。其实李二也是个爱好美食的主,历史上这蔗糖提纯技术就是李二派人去印度学来的,有一个说法是蒋师仁,就是上演“二人转”灭了一个小国的那个;还有一个就是唐玄奘,这是个好和尚,不仅去学习了佛经,还带来了技术,蔗糖提纯就是其中一项。就这点来说唐玄奘比鉴真好多了,鉴真这和尚不行,宣扬佛法就宣扬佛法吧,你还传授小~日~本什么技术?狗~日~的不仅带给鬼子了大唐先进的技术,还带去了一些好的生活习惯。在鉴真去之前,日本都没有豆芽,更不知道豆腐是啥东西,人家都是入乡随俗,鉴真好,全面颠覆了鬼子的生活习惯,鬼子要是学好也成啊,还不是不断地骚扰大6?历朝历代没少吧?所以说鉴真简直就是个叛国者!而且是个失败的和尚,佛教人向善,他没把鬼子教育好,真不知道他在天有灵会不会羞愧的再死一次。就这么个人,历史书上还大书特书,真不知道编书的人脑子是不是被驴踢了以后又被门缝挤了!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都是增长见识的好法子。”晋宇随口道,虽然他走了有万里路,但读过的书可没万卷,看过的电影倒是不少,尤其是冤情越狱那种,计划周密,准备充分,看得人刺激十足,热血沸腾。(埋个伏笔,后面的后面的后面会用到。)
“孤受教了!”李承乾站起肃手,一副为人子弟的模样。不管历史上长大后的李承乾是个什么样的人,青春期的李承乾还是不错的,只不过是有些忧郁罢了,他对晋宇很尊重,总感觉跟这个老师在一起要比跟那些那些老夫子一起来的自在,所以他对晋宇的称呼是“老师”,而不是直呼其字。
“殿下可别这样,私下就跟同窗一般如何?怎么说咱都是在一个屋檐下上课。”晋宇有些不习惯,感觉很不自在,李承乾也就在李二夫妇面前这幅样子吧?若是传出去,别人怎么看自己?
李承乾点点头,“孤听老师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