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九章 【赵氏一门皆显贵】-《香江纵横之1982》


    第(2/3)页

    赵从衍聘请了一些具有在海上修船经验的船员,使他旗下的旧船得以维持正常行驶。

    赵从衍说:“一艘船必须每年接受一次检查,同时每四年接受一次特别检查,如果船员在船进入干船坞前就进行修理,船只闲置的时间可能只需七日而无需两个星期,这就是船主的生存之道。”

    很快,由他创立的华光航运公司,拥有了23艘船。

    此之后。由于香江的转口贸易发展较快,带旺了航运业,赵丛衍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船队。到七十年代,船队发展到63艘,而且全都是只有三四年的新船,公司的经营利润也翻了几番。

    1972年—1973年,香江股市掀起狂潮,制造了一批亿万富翁。

    赵丛衍的华光航业有限公司和华光地产有限公司就是在这个高潮中上市成为有公共投资的公司。

    他把从股市上吸收来的资金,用来偿还购入新船的债务,减轻了利息的负担。股票刚上市时,他只有八艘船,19  万吨载重量。仅仅3年时间,虽然香港经济、航业景况不算好,但丝毫没有影响到他。

    “华光航业”的新船仍源源下水,1974年夏天还合并了“新世纪航业”,使“华光航业”吨位激增,超过百万吨大关。到1975  年初“华光航业”的船队已有29  艘大船,吨位增加4倍多。

    到这年年底,一个会计年度就盈利7100  万元,令人为之侧目。

    他的船队由货船和油船组成,平均只有3年船龄,有的是刚刚出厂的新船,那些旧船早已淘汰尽净。他的船队全部由日本公司长期租用。

    赵丛衍的经营成功之道,其三是和其他有大资本的人一样,也在经营船务之外,兼营房地产生意。

    单单是一九七五年他投入房地产的总值有1亿多港币,早已兴建的也有一亿五千万多港币。他兴建高级的洋房、多层写字楼、停车场,也兴建大众化的廉价楼宇。

    到了现在,经过将近四十年的“苦心经营”,赵家已经成为了整个香江的数得出的名门望族,与香江其他的大豪门,大家族关系良好,互相联姻。

    赵氏一门,起于微末,现皆显贵。

    而作为赵丛衍的子女中,作为其中最“有名气”,最“风流”的一个,赵世蹭的一辈子无疑是令无数人所羡慕嫉妒恨的。

    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八十年代版本的“王斯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