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们岛国的禅是性冷淡,追求的是一种‘小而悲’的意境。” 黑川雅之思索:“岛国的禅强调的是‘死’,如枯山水。” “西方的几何园林,现代的景观规划也都强调的是‘死’,各有深浅的‘死’。” 仍在琢磨,白珙桐的话语再次响起,只听他说道: “我们渴望生机,渴望意想不到的欢喜,这是区别于‘死’的做法。” “毕竟咱们国家最嫌弃的就是‘死’了。” 珙桐说到这话语戛然而止,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他先看了眼不远处的黑川雅之,跟着收回视线补充了句: “当然,我这里的‘死’是不具贬义的,只是两种不同理念罢了。” 吴老、薛老浑浊的眼眸越来越明亮、透彻,他们再一次凝神看向白珙桐身旁的画面时,仿佛越来越能看明白了。 陈部长以及一位位领导、专家也都面色慎重,脸上有喜意露出。 白珙桐继续说道:“‘活’,可以理解成灵活,也可以理解成生机,用《易经》归纳就是‘变化’。” “不仅置景讲究‘活’,要移步异景;写诗词讲究‘活’,要蓄意无穷,作画讲究‘活’,要留白透气;即便是自古被文人轻视的建筑,也要讲究‘活’。” 白珙桐停顿着,脸上露出些笑: “不知道你们是否有人注意过中国古建筑的屋面。” “如果注意过,那么你会现都呈现了一条开朗舒美的弧线,这叫‘反宇向阳’。” “咱们老祖宗是连屋面都要环抱太阳,与天地融为一体,从而充满生机!” 白珙桐不断分析着中国禅,黑川雅之则继续对比着岛国的禅。 “把活运用到了极致?” 他有些失神,眉头轻蹙,低语道: “那我们应该是把‘死’挥到了极致,营造出悲沉的神思。” “岛国古建屋面多是平直,朴实谨小,整洁素雅,这是禅意十足,这亦是‘死’。” “倾向于把‘死’做绝,是源自于我们国家多灾多难的处境吗?” 他收回思绪,又看向白珙桐,随即道了一句:“应该是了。” “‘活’不仅是‘生机’,还是‘不要做绝,留有余地’。 白珙桐伸手比划了个半圆,继续说道:“这是月盈则亏的理念...” 时间在白珙桐的分析中不知不觉的流去。 屋内的众人只觉得自己眼界大开,现了应用中国文化于当代的真正含义。 包括吴老在内,所有人都回想起先前中国馆的一景一物,他们这时才真正认识到那样一座庭院所包容的理念与美学、文化。 “这真正是一座蕴藏着中国内核的中国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