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哇,这是咱们村吗?” “我怎么瞅见一股子仙味呢?” “嘿,我看见我家了!” “咱们村子怎么不知不觉的变得这么美了,一座座屋子层层叠叠的...” 鳞次栉比的小道,村落统一的外貌,一排排水渠汇聚的水景... 村落整体改造的动作终于渐渐显现了出来。 每一声惊呼,都让村民们越喜悦,越激动,看向身旁设计师们的眼神也是自内心的感激。 这一声声惊呼就如同是一句句赞美,任广白、陈林大家也都美滋滋的。 本来很快的路,硬生生的多走了大半个小时。 来到由老吊脚楼改成的锦绣坊。 人群里的女人们最是迫不及待,打头往里走。 “这里是染房!” “对,一定是的,看看这一排排染缸...” 第一层原先用来养殖家畜的架空层被珙桐整个抬高,放上了一只只染缸。 走近,伸手摸了摸缸身,脑海里幻想着不久以后在这里染布的景象。 不管是大娘还是小媳妇纷纷露笑。 转身上了第二层,美好的景色一下子就击中了大家的内心。 只看见在朝向最好,景色最好的地方六台织布机整齐的排着,阳光自阳台上照入,洒在了织布机上,在布依族织女的眼中褶褶生辉... 在她们的眼中,那空荡荡的织布机上已经有了她们的影子,她们在织布,在聊天,在唱歌... 村里的男人,大爷们显得淡定许多,带着笑四处打量。 锦绣坊的第三层是局部通高,用来做展示用,把织出的成品挂着,等待着未来那来自四面八方游客的欣赏... “这些娘们。” “一看到这织布机都走不动路喽!” 许久,女人们才不情不愿的走出,胖大爷背着手咧着嘴,大声嚷嚷。 他说着,脚下的步子却最是快,有些迫不及待的向万年台赶去。 事实上万年台最朴素,就是一块空地中间砌了块方台子,台子旁有个小屋摆放着唱戏用的家伙事,台子前是一条条长板凳... 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地,却让老大爷们乐的合不拢嘴。 哪怕不会唱戏的大娘,中年人们也都笑了。 他们突然觉得,整个村里就该有这么一个地儿,有一个能听老人们唱唱戏,能聊聊天的场所... 一到地儿,胖瘦老头打先就冲到了小屋里。 一会,胖老头拿出个竹筒琴,瘦老头拿出个三弦,其他老大爷们也拿出了牛腿骨、月琴、葫芦... 一行八个,直直的就走到了万年台上。 “嚯,大爷们这就是准备开唱了!” 轻喝一声,众人纷纷乐呵的挨个往板凳上坐去。 八个老人在台上坐一排,顿了顿,调整了下状态,调整了下家伙事。 不久,咿咿呀呀声响起... 一边弹一边唱,唱的是那生旦净末丑... 声音环绕在山间,有一股让人触动的悠扬... 唱的格外传神,非常好听。 台下有老人的子女家属,他们纷纷惊讶,不敢相信那是自己老爹在唱。 这手艺,子女们竟从未知晓,竟从未重视! 这样古老的乐曲得亏是被白珙桐挖掘了出来,不然当老辈年迈,乐曲们会渐渐被带入坟墓。 一曲《贺喜堂》落幕,台下当即响起热烈的掌声与叫好声。 是唱的酣畅了,唱的痛快了。 台上,打头的胖老头拱手得意,可这老头似乎天生就有股喜感,正经总是不过俩分钟。 只见到他在台上眉头突然皱起,鼻子不住嗅着,四处瞭望: “你们闻见什么香气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