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超级英雄在异界》


    第(2/3)页

    这就好像在地球上,在牛顿之前,从来没有人思考过,为什么熟透的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因为从人类有了自我意识的时候,重力的作用就一直存在着,这反而让人对它习以为常了,能够在习以为常之中现隐藏的规律和定理,这也是牛顿为什么伟大的原因。

    而齐林此刻的研究方向就好像凡宇宙的牛顿一样,既然所有的符文都拥有能够凭空吸取能量的效果,那么说明他们之中必然存在某种共同点,只要找到共同点,就有可能找到符文的秘密。

    幸运的是,齐林手头拥有足够多的符文样本,而且他身边还有一位计算能力群的语嫣,数千个符文进行最细致的对比,对于任何人而言都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放到语嫣身上不过就是简单到极点的图片数据对比而已。

    不过随着比对过程的进行,语嫣竟然现所有的符文没有一丝一毫的相同之处,或者说每一种符文都是独一无二的,看起来它们都是由线条组成的,但实际上真正构成它们实体的却应该是某种极为特殊的力量。

    最直接的说明就是单纯的依靠书写那些符文图形不会产生一丝一毫的效果,只有那些先天形成的符文或者用某些特殊的材料书写出来的才能挥出他们应该具有的力量。

    按照语嫣的推测这些符文力量应该脱胎于它们自身所代表的的规则之力,却同规则之力有很大的区别,也许那些符文真正的相同点就在这些特殊的符文力量上面。

    可惜以语嫣现在的能力无法分辨出那种力量究竟是什么,或者说能够就算是这种特殊的符文力量都是语嫣使用穷举法推算出来的结果,虽然在语嫣的计算之中,这种力量是应该存在的,但是她却无法觉这种力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句道德经的开篇之语突然迸现于齐林的脑海之中,说句实话为了装逼,齐林将这句话背的滚瓜烂熟,但是如果让他说清楚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他却要有点挠头了。

    但是有时候华夏的古文就是这样,诘倨嗷牙,读起来也许顺嘴无比,可是真正细琢磨起来却艰涩难懂,不过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经历的多了自然而然就能明白以前如何也想不通的东西。

    此刻在齐林心中突然想起了这句话,而且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感悟,尤其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十六个字,更是如同一道闪电一样照亮了他的思想。

    道德经一开始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这十六个字最开始应该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如果换一种断句的方式就应该是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而在这十六个字之前的那句话仿佛在说一种兼顾具有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神秘力量——“道”,道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能先;包含道德,构掩乾坤,简单的说道就是所有一切的始祖,是一切的根源。

    而之后的十六个字按照两种不同方式断句的话,就会带来如同一问一答的效果。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想要摸清楚道的玄妙,常有,想要分析出道的规律和表现,能办到吗?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只有没有**,才能观察到其道至小至微的玄妙。只有怀揣着**,才能观察到到其规律及目的。

    两种断句方式,一问一答的效果,几乎直接为齐林指明了寻找道的道路,再加上后面那句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同也就是玄,同之又同,众妙之门就会打开,所有的奥秘就能够为你揭晓。

    也就是说想要做到常有欲,常无欲就需要做到同之又同,玄之又玄,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打开众妙之门的大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