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祸灭九族-《烽火红山》
第(2/3)页
同时,进行一些典论准备,致使京畿附近特别是宛平、大兴等县流传着“若要白面贱,除非林清做了殿”的民谣。
林清从小就跟高人习练过精华武功,确实有蹿房越脊刀枪不入的真功夫,要不也不可能有那么多弟子追随他,而且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林清的聪明在于看破一种“悖论”;即防守愈严密,便愈有漏洞;愈固若金汤,便可能一触即溃。
日后的事实证明,重门高城,严兵守卫的帝王之居真并不绝对安全。
林清还秘密联合宫中太监,为潜入皇宫做好各种准备。
早在嘉庆六年,林清就在北京宣武门外租了一间房子,以贩卖鹌鹊作掩护,结识了一些宫中地位低微的太监,向他们宣传天理教义,传授“真空家乡,无生父母”的八字真诀,使他们皈依天理教。
太监刘得财最早加入天理教,以后又通过他在宫中展了几名太监信教。后来这几个太监就成了起义军进攻紫禁城的向导和内应。
林清的聪明在于他早期就运筹帷幄之中,是他确定了里应外合的攻击方针。内应者,就是大内太监。太监多属直隶籍,以亲情联络之,以金钱酬谢之,以开国再造激励之,谁不潜生“第二忠诚”?
事前后,投入林清统一战线的大内太监已有十余名,他们依次是;刘金、刘德才杨进忠、高广福、阎进喜、张泰等人。
嘉庆十八年八月,即起以前的一个月,林清等人议定了京畿地区起义的具体计划,决定以“奉天开道”的白布旗为标志,暗号“得胜”;
组织一支二百人左右的队伍,其中每十人至十二人为一支小分队,由一人令头,打一杆白旗,起义战士每人另两块白布,一块系腰,一块缠头。白布上分别写着“同心合我,永不分离”、“四季平安”等字样,作为识别记号。
起义时,拟分东西两路。分别由东、西华门攻入紫禁城。进攻东华门的一支由陈爽带头,刘呈祥押后,太监刘得财、刘金负责引路;
进攻西华门的一支由陈文魁带头,刘永泰押后,太监杨进忠、高广福、张太负责引路;太监王福禄等在中路接应。陈爽为负责这次行动的总指挥……
事前,曾有人(曹福昌)建议将起事日期改在九月十七,因为那一天嘉庆帝回銮京师、将驻跸京北白涧,京中诸王大臣届时都要离京迎驾;乘其空虚,击之最利。
而林清以为“劫数”在十五日,故不肯推后,导致后来的失败。
事先,天理教已聚众数百人,准备全力以赴,灭此朝食。
临入宫前,太监里的天理教头目认为宫内地窄,难容多人,且恃林清辈皆有蹿房越脊、刀枪不入的本领,便主张减少入宫人数;
林清也认为太监们路径谙熟,由其引导定可事半功倍,所以也同意削减“敢死队”的人数。最后确定,东西两路共二百多余人。
九月十四日,两路人马进城,歇息一夜,十五日上午,悄悄抵达指定地点,下午内应太监出宫迎接;两队人马逐分头行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