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觐见贾元春-《红楼上位记》
第(2/3)页
昭容念了一遍成稿。
贾迎春《旷性怡情》:
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
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
这诗很直白:贾迎春诗才缺乏,言为心声,她怯懦羞惭的性格,跃然纸上。
其余诗句不一一列举,兴儿听了,贾探春的完全相反,虽然不如薛、林,却不妄自菲薄。李纨、宝钗的都是颂圣,尤其是薛宝钗的,一折不扣的典型颂圣诗,端庄、凝重、典雅。
宝玉和黛玉的也有颂圣,不提。
重要的是林黛玉偷偷帮宝玉作的《杏林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行鹅儿水,桑飞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黛玉的替作,风格清新明快,与以多愁善感和悲情主义著称的别作不一样,这诗充分表达了这个贵族女子对生活的情趣。而且,也不是一味的歌功颂德,别出心裁。
“宝玉果然进益了,这暂居第一,传,浣葛山庄,改名稻香村。”贾元春十分赞赏,她还以为是宝玉的作品。
那个地方宝玉取名杏林在望,贾元春改名浣葛山庄,现在,又因为黛玉诗句改成了稻香村。
也是李纨后来在大观园的居所,位于中西部地带。
不过兴儿听来,好是好,但他不喜欢后面两句,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虽说在于颂圣,但这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小姐,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那是他们没有体会过。
这么一想,他想来一韦庄的《秦妇吟》,为什么呢,因为这诗名气很大,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齐名,但是,它失传了!
前世也是在近代才出土的,这个世界也还没有出现过。
想了想,他又否决了,因为,不想遭受文字狱,这种诗,难说啊,而且,和今天气氛相反了,不会有文字狱的诗句?嗯,有了,就它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