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科举(五)-《重生隋末定江山》


    第(2/3)页

    而在文渊阁中,这里,萧禹、房玄龄等为的科举考试的考官们,就在这里连日带夜的工作着,这里有上万士子的答卷在这里,等候他们去阅读,在其中抽取优秀者,送到王平的面前。

    “哈哈,老大人虽然上了年纪,却是如此的精力充沛,倒是让晚生佩服啊!”房玄龄望着赈灾审阅的萧禹,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来。

    “你也不错啊!”萧禹朝房玄龄点了点头,他对顽皮麾下的席谋臣还是很客气的,并没有倚老卖老。

    “听说过几日,萧皇后就会被琅琊阁送到长安了?”房玄龄笑道:“下官在这里恭喜老大人了,十几年姐弟终于可以重逢了。”

    萧禹闻言,朝大都督府方向拱手说道:“这要多谢大都督能够救出萧皇后,听说还折了不少琅琊卫的高手,老夫很是感激大都督。”

    “萧老大人对大都督忠心耿耿,萧皇后也是夫人的母亲,大都督自然会全力解救的。”房玄龄恭维的说道。

    “两位,莫要说话了,来看看这位试卷来,老夫觉得此人可以做状头了。”一旁的另外一位副主考孔颖达说道,孔颖达乃是孔子的嫡孙,其编制的《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的家法师说等门户之见,于众学中择优而定一尊,广采以备博览,从而结束了自西汉以来的各种纷争;他摒弃南学与北学的地域偏见,兼容百氏,融合南北,将西汉以来的经学成果尽行保存,使前师之说不致泯灭,后代学者有所钻仰,也是一代儒学大家,所以为一副主考不为过。

    “是哪一家的子弟,居然能得到孔先生的夸奖的。”萧禹闻言不由的双眼一亮,便立马问道。身边的房玄龄也紧跟了上来。

    “是一个叫做孙伏伽的人。”孔颖达说道。

    “孙伏伽?”萧禹眉头皱了皱,想到其并不是五姓七望之列,算不上什么大家族,但是也算是一个小小的郡望了,但是和寒门没什么区别,若是此人得了头名,那裴氏、王氏等人能答应吗?

    “这里有裴氏或者王氏的吗?”萧禹眉头越来越紧,问了大殿内的其他人,虽然王平和太原王氏有间隙,太原王氏不会来参加考试,但是琅琊王氏也算同宗,王平是要登极之人,如果对王氏打压,会对他的声望不利的,太原王氏不能作为宗室,但是琅琊王氏却可以。

    “回尚书大人的话,那裴氏和王氏的人是不会参加科举的。”孔颖达摇了摇头,道:“他们也是不需要参加科举的,房大人,你说是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