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有人不服-《大明魁首》


    第(2/3)页

    清漪总裁的出版业托拉斯全力开动,短短两天,这本书就铺遍了大江南北。

    购书的顾客,多的是青衣小帽的家丁仆役,间或有些管家模样的,主流就是满城大头巾士子了。

    士子们天性烂漫,喜欢激扬文字,一边排队买书,一边大声议论,有的认为字字珠玑,有些认为危言耸听,有些认为针砭时弊,有些认为哗众取宠,反正有夸奖的就有鄙视的,有捧的也有踩的。

    当然,有识之士并不是那么多,多数人并不能深刻领会林卓大人的精神意图,但是其中的新奇理论和从未有人提及的异域世界仍旧吸引了众多眼球,其中慷慨激昂之处更是让士子赞叹吟哦不已。

    大明的士林,从老到小,都染上了文艺癌,最受欢迎的,不是任何一个名言警句,反而是篇末的《少年大明说》,大街上,河流边,青楼里,总能听到年轻士子慷慨激昂得朗诵这诗,弄得跟语录似的,开头不拽上一两句,都不会开口说话了。

    在京师,林卓亲手培育出来的天择学社,孙继皋无心插柳弄出来的菜根学社,那更是与有荣焉,走路都是横着走的,顺便提一句,自从这两个学社在京师天子脚下胜利会师之后,菜根学社进行了脱胎换骨一般的改造,一切都仿照天择学社进行,就连玉制腰牌,都是一个样式,如今这腰牌在京师士林人尽皆知,吸引了大批赶考士子削尖了脑袋想要钻进来,就连青楼欢场都高看一眼,毕竟是林公子的嫡系,多少都能沾点儿才气的。

    只不过,孙继皋这个弄法,显然是将剽窃进行到底,气得汪秉宜脑门儿青,飞天遁地。

    趁着天演论的东风,有很多事情,也趁势露出头来,江南地界上,在有心人引领之下,很多涉及海贸的富商大贾,组织了人员精干,实力庞大的“开眼商团”,触角绵延东南半壁,还有些境外人士参与。除了这个外围组织,金凫整合各方面势力,领衔建立起了由林卓命名的**裸的“东印度公司”,这个公司是林卓海贸财团的核心,披着通商的外衣,进行海外殖民和圈地运动。

    文人和商人奇特的化学反应,让林卓在江南的影响力径直从心学之中脱胎,如果说《菜根谭》还是林卓打着心学旗号谋求影响力,那么这本《天演论》,就实实在在,是林卓在为自己代言。

    弄出一本书,让林卓一代文宗的地位更趋稳固,海洋方向的各条脉络逐渐激活,南洋水师已经成了西太平洋上的巨无霸。

    但是目前,一代文宗仍旧得关在书斋里刻苦学习,不过,此时的他显然没有心情,因为他手里的那封密信。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林卓悠悠叹息,把信凑到烛火上,看着它渐渐化为灰烬,青烟袅袅,林卓的脸色晦暗难明。

    “公子,如果密信的内容属实,北洋那边儿,问题很大啊“陈苏坐在他对面,心中怒火噌噌乱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