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了解情形-《擎明》
第(2/3)页
陈生睥睨着他,说道:“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这坏人和好人参杂在一起,你能分得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吗?”
朱厚照愤怒的神情顿时一滞,像是蔫了的茄子,无比颓废的说道:“这个,我做不到。”
陈生叹息了一声说道:“明年我就去辽东了,这些事情将来都是你自己要做的。记住,等你能够分得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在狠话。少说,多听,多看。多余的暴躁,对处于事情没有任何的帮助。”
秦知县佩服的看了陈生一眼说道:“公爷如此年轻,看待事物就如此的透彻,就算是经年老吏也未必比得过公爷,下官佩服的很。往日,听闻侯爷的威名,下官还以为公爷凭借的是皇爷的宠爱,今日一见,心中释怀尽数抛去。盛名之下岂有虚士,陛下能够谴公爷和殿下巡视各地,实在是陛下的英明啊。”
陈生笑着说道:“这种客套话,将来等事情办成了,你在庆功宴上再说。现在你需要告诉本官,你是如何知道殴打你的不是乡民,反而是反贼的?”
秦知县说道:“下官主政一方也有些时间了,想下官在山西,也曾做出一番政绩,不然陛下也不会调下官来这里。遇到事情,下官自然不可能失去理智。下官听闻有人造谣生事,第一时间也是打听消息。
从保长和里长那里,下官的来的消息,最近镇上来了不少外来人,他们操着河南的口音,做的都是些小买卖的营生。
要知道这边刚刚经过了兵灾,老百姓吃饭都是问题,就算是有商人,也应该是做粮食买卖,他们这些小买卖做的有些虚假了。
更奇怪的是,这些商人就算是货物卖不出去,也不着急,每天就是跟乡民聊天,甚至将一些小礼物无偿的赠与百姓。”
“下官知道这谣言的危险性,这才带领着衙役去平息这件事情,结果刚到螺口镇便听闻镇长想我禀告,外面聚集了不少灾民。
说什么今上无德,百姓们没有了生存的希望。要找下官找个说法,到底朝廷还管不管他们死活之类的话。
下官知道不好,这要闹出民变。朝廷刚刚经历了鞑子叩关,大军又全都调到河南围剿流寇,此时无论如何也不能生事。
所以下官哪里敢耽搁,第一时间赶到人群中,对百姓好生相劝,求他们听我的话,不要相信那些谣言。
然而让下官意想不到的事情生了,忽然人群中传来了一阵噪乱,有人叫百姓不要相信我,说朝廷根本不会管他们的死活,粮食都让官员给贪污了,然后百姓们愤怒了,拿着武器便对我们动手了。”
“下官虽然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但是也是朝廷命官,岂会狼狈逃窜。所以此刻,自然奋起与他们斗争。
可是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尽管我跟手下的衙役奋力跟对方交手,可是依然打不过他们。
下官依稀记得,有人用手刀砍了我脖颈一计,然后我就昏过去了。”
秦知县一把年纪了,在关键时刻能做到不退缩,确实算的上是一员比较勇敢的官员了,但是在陈生看来,他的智谋却是实实在在的缺少的东西。
陈生面沉似铁,秦知县说道:“公爷莫要动怒,虽然这些百姓对下官动手,但是下官以性命担保,他们的本性不坏,只是腹中饥饿,让他们被人利用了。”
陈生笑了,在这个时候,还想着百姓的官员,到底算是个好官。
只可惜这样的好官在大明真的不多见。
“那些从河南来的商贩呢?”陈生问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秦怀仁叹了一口气说道:“下官虽然被打昏过去,但是下官曾经下令,无论如何也要抓住那些小商小贩,只是让下官没有想到的是,等到百姓散去之后,差役们去寻找商贩的时候,他们早就不知所踪了。”
陈生沉吟了一番,对朱厚照问道:“殿下,您认为此事该如何处置?”
朱厚照呆了一下,说道:“我们鹰隼骑中有人擅长画像,让他们暗中乡民的描述,画出那些商人的模样,然后下海捕公文,将他们一一抓捕归案。”
陈生笑了笑。
毕竟年轻啊。能想到这种处置方法已经非常不容了。陈生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他总是感觉,将来自己若是不在朱厚照身边了,希望它能够迅成长起来了。
朱厚照也很努力,但是缺乏实践的他,就算是在努力,还总是差一些什么。
“殿下,捣乱和散步谣言的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角色,他们是否抓捕归案,对于大局并没有什么影响。
眼下最要紧的事情,是抓住人心。我跟您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抓住狠心。
眼下的核心就是民心。只要稳住了民心,什么谣言都不攻自破。
请问殿下,您感觉此时,我们该如何稳住民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