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刘健告老还乡-《擎明》
第(3/3)页
对了,还有。下次你在胁迫史官的时候,也让他夸夸老夫,公爷,您这种吃独食的行为,很无耻。”
老大人说话一点架子都没有,就像是跟陈生唠家常,但是越是这样,陈生心里越是难受。
陈生也是性情中人,忍不住眼泪啪啪的往下掉,“老大人,这朝堂怎么能没有您呢?若是没有您辅佐陛下处理朝政,这外面的士兵就算是在精锐,也不能持久。”
“怎么?你小子莫非记恨老夫将你赶出朝堂的事情,非要看着老夫死在朝堂之上不成?自古以来,走到老夫这个位置,有几个人能有个善终。陛下乃是仁义之君,老夫早点告老还乡,也算是有个善终,公爷就不要为难老夫了。
朝堂之中,大学士杨延和,尚书粱储,都是能臣。您若是有什么难处,找他们帮忙。
这太极老夫是不能陪着你打了,老夫也累了。”
说着,大学士忽然皱了皱眉头,想起了什么一般,慢慢的沉吟着说道:“渤海郡公,不知道你察觉了没有,眼下平定了倭寇,军中不少官员都产生了一股骄躁懈怠之气。想必是倭寇给了他们不少好处。
所以老夫自作主张将你那残缺的诗词少了些,赠予朝中的大臣们,您千万不要怪罪。”
陈生疑惑的问道,“是那句?”
“还不是那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渤海郡公,不是老夫说你,作诗,能不能好好珍惜,向你这般动不动就焚诗煮鹤的劣行,一定要改!”
陈生暗暗一哂,心道:“若是将全诗都写出来,太祖他老人家还不从奉天门上跳下来,把我大卸八块了。”
嘴上却说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大人您尽可放心,咱们跟草原之间的战争,不会就此结束。”
刘健点点头说道:“有你在外领兵,就算是有什么麻烦,老夫都不会担心。真正让我担心的,恰恰在朝廷内部啊!老夫希望朝臣能够以这一次事变为借鉴,明白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不然大明的江山定然每况愈下!”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