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曲龙谷之战 2-《擎明》
第(1/3)页
越是接近最前线,陈生的心里的压力越是沉重。
此时他扛着是民族的未来,他肩膀上扛着的是一个民族的兴衰。
若是胜利了,那固然好,自己或许会名垂青史,成为当世名将。但是若是败了,那么自己定然会被钉在民族的耻辱架上,遗臭万年。
自己臭了无所谓,自己的家人也要受连累,这份沉重的负担,对于陈生来说,实在是有些累了。
矛盾具有特殊性,虽然此时大明王朝如日中天,中兴有望,但是因此此次的失败,将弘治皇帝十几年的努力,化为灰烬,并非不可能。
盛世,君王的努力是一部分,同时机遇也占有很大的因素。
诚然,陈生算不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明人,但是他不能看着父母,还有自己的朋友,陷入悲惨的生活中去。
后世大明的江山被少数民族夺走之后,那种饱受屈辱的生活,那种民族停止几百年难以前进的局面。
都让陈生难以接受,自己也是华夏的子民啊,自己怎么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自己必须振作。
相对于儒家的那种习惯中华礼仪者,为华夏之人的态度。
显然陈生更加实际一点,他更相信草原民族只会放羊牧马这种说法,纵然是他们入主中原,他们的狭隘,也只会阻碍民族的发展。
带领十五万夫役,北上支援朱晖,表明了陈生他明知前线又着诸多千难万险,也要冒死一战的勇气。
虽然千难万险,但是也要表明决心。
此时,最为感激的自然是太子朱厚照,他明白为了此次大战,陈生到底付出了多少。
此刻,他恨不得给自己几巴掌,把自己打的聪明一点,这样自己就可以帮助陈生了,现在自己只能听人安排的感觉很不舒服。
要是输了,那么大明王朝会不会真如陈生预料的那般一蹶不振?
担忧!
相当的担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