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定秦曲》


    第(2/3)页

    如果仅从这两条文献看,秦始皇陵在秦二世元年已经完工。

    如果从第三条文献看,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突然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秦二世二年(前2o8),陈胜部将周文率领十万大军攻入关中。惊慌失措的秦二世不得不采纳章邯的建议,赦免了正在骊山修秦始皇陵的数十万刑徒与役夫,给兵器,让他们在章邯的带领下迎击反秦大军。

    《史记?始皇帝本纪》:二年冬,陈涉所遭周章等将西至戏,兵数十万。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奈何?少府章邯曰:盗已至,众强,今近县不及矣。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将。

    第三条文献特别强调了“骊山徒”三字,那么,“骊山徒”是修皇陵的刑徒呢,还是修阿房宫的刑徒呢?

    如果据第二条文献看,秦陵工程已经结束,人力都已调至阿房宫,“骊山徒”应当是修阿房宫的刑徒。

    但是,《史记.秦始皇本纪》又“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丽山”一句。从这句话可以明显看出,“作阿房宫”与“作骊山”是分开来谈的。凡是与“骊山”有关的都是指秦陵工程。

    所以,这里的“骊山徒”也应理解为修秦陵的刑徒。因为,秦始皇下葬之后,特别是覆土工程完成后,秦陵还有诸多事宜需要完善,也就是说,“复土”完成之后,秦陵工程并没有结束。

    《史记.秦始皇本纪》出现了两次关于秦始皇修皇陵动用的人数记载。一次是“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丽山”;一次是秦始皇在兼并六国之后“及并天下,天下送徒七十余万人”。另外,东汉卫宏撰写的《汉旧仪》记载:“使丞相李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按照《史记.秦始皇本纪》的第一条记载,秦始皇动用了七十多万人修建阿房宫与骊山皇陵,这七十多万是修建阿房宫与骊山皇陵的总人数。《史记.秦始皇本纪》第二条记载明确说明在兼并六国之后动用了七十多万人修皇陵。《汉旧仪》则记载李斯统领七十二万人修皇陵。

    从这三条文献来看,史书对修建秦始皇的人数记载并不明确。

    那么,修建秦始皇陵到底动用了多少民力呢?

    这是一个可以讨论的话题:

    先看秦国兼并六国之前。此时秦国的主要人力用于兼并战争,不可能将全国人力放在始皇陵的修建上。如果秦始皇倾全国人力修陵,他就很又可能无法完成兼并六国的宏图大业。比如说秦国灭楚国,初败后胜。初败得原因就是李信率领的二十万秦军无法对付强大的楚军,最后,只好派出王翦。王翦坚持一定要带领六十万大军,结果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用了两年时间才灭掉楚国。试想一下,如果秦始皇此时动用七十万人力修建自己的陵寝,他可能再组织六十万大军灭楚么?更何况灭楚动用了六十万人,后勤保障尚需多少人力?所以在秦始皇兼并六国之前,他不可能动用七十万人力修陵寝。

    这种观点的论述本身有误差,那就是李信兵败是由于昌文君兄弟在新占楚地反水,导致李信蒙武两军

    秦始皇兼并六国之后呢?此时不需要大规模用兵了,有没有可能动用七十万人力修皇陵呢?

    始皇二十七年,即大秦帝国建立的第二年,秦始皇开始打规模修建从咸阳通往各地的驰道,这是大秦帝国的“高公路”,也是保障秦始皇统治天下的快通道,其工程之大毋庸多言。这么一项巨大的工程,得耗费多少人力?此时秦始皇能集中七十万人修筑皇陵吗?似乎不可能。

    始皇三十二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摔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并开始修筑长城。秦长城尽管是在战国时期秦、燕、赵三国长城的基础之上连缀修建的,但是,在崇山峻岭之中修筑长城,动用民力之巨也是不言而喻的。用如此多的人力大修长城,还能同时派七十万人修皇陵吗?似乎也不可能。

    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始皇调集五十万大军征南越。这场南征之战长达四年,五十万大军需要多少人力做后勤保障呢?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还能动用七十万人修建皇陵吗?似乎也不可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