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五章 诸子百家十二派 43-《定秦曲》


    第(3/3)页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是集北宋以前本草学之大成的本草学著作,代表了宋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该书虽为民间医家个人著作,但由于它的高水平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流传甫始,就引起朝野各方面的重视,宋政府后据依校刊增订为《大观本草》、《政和本草》、《绍兴本草》等作为国家药典颁行全国。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历代刊本中,有将书名“备急”改作“备用”者,但其内容并无差异。将寇宗奭《本草衍义》中的药物内容逐条邓以合编,改称《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此后各种《政和本草》刊本都是该本的复刻。明代万历年间,开始出现《大观本草》与《本草衍义》合编的刊本,称为《重刊经史证类大全本草》。

    ……

    而在中国医学史上,还有一种比较另类的《本草》类医学典籍,这种医学典籍被称之为《海药本草》。

    《海药本草》为古代汉医专著,专门记述由海外传入中国的药物著作。见《通志?艺文略》。五卷(一说二卷)。唐?李珣撰。本书杂记南海郡县药物的产地及功能主治,原书已佚。

    原书六卷,至南宋末年亡佚,所叙述的药物散见于《证类本草》及《本草纲目》等书。今存佚文中,有药物124种(一说131种、一说128种),其中16种药物为首载,如车渠、金线矾、波斯白矾、瓶香、钗子股等。该书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兽、鱼虫、果等6类,详论药物形态、产地、品质优劣、真伪鉴别、采收、炮制、性味、主治、附方、用法、禁忌等。

    后世认为《海药本草》的主要成就如下:

    1、广收海药,稽其原委。该书注明外国产地的药物达96种,如金线矾“生波斯国”、人参“出新罗国所贡”。

    2、旁征博引,内容详细。虽佚文仅存药百余种,但引用之书多达40余部,如汉书、唐志山海经等。对药物描述颇为详细,如荜茇味辛温,又主老冷心痛、水泻、虚痢、醋心、产后泄痢。

    3、记载岭南药物。该书增加前人未载的岭南药物9种,如海红豆、海蚕沙等,详述岭南药物性味、功用畏忌,如冲洞根“味辛温”、补骨脂“恶甘草”。

    ……

    而《本草》类书籍影响最大的并不是以上的几本著名《本草》类典籍,而是明朝李时珍所编纂的《本草纲目》。(未完待续。)

    本书来自http:////.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