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章 大朝会 33-《定秦曲》


    第(3/3)页

    但是在《史记?始皇帝本纪》的相应记载当中,也说明了杨翁子不仅仅是在战争中有着优秀的才能,同样在治理边郡当中有着相当大的功劳:

    始皇帝三十三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陶)[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三十四年,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

    可以说,在蒙恬死后担任云中,九原两地郡守的杨翁子,在这之前,就是治理规划河南地建设的重要人物之一。

    所以,张嘉师尽管对杨翁子没有太过直接的认识,但是毫无疑问,选择杨翁子作为国尉,同样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而在再三思量一番之后,张嘉师还是处于大局方面的考虑,诏令杨翁子担任大秦帝国的国尉。

    杨翁子在九原郡的郡守府当中接到了这个诏令的时候,可以说相当的惊喜。因为他也很清楚,以他的身份是很难担任上将军一职,而国尉一职毫无疑问则是他所能够达到的最高高度。

    对于张嘉师,杨翁子在内心中的评价也算是相当正面,因为他认为张嘉师虽然起于微末之际,但是毫无疑问,始皇帝当初若非是慧眼识人,恐怕他也早就死于乱兵当中,而大秦帝国说不定也会成为历史的尘埃。所以对于张嘉师,杨翁子还是很认可的。

    虽然他跟张嘉师确实不算有很深的认识,但是毫无疑问,若是张嘉师想要自己登基称帝,天下早已经成为了张家的,至于两个公主以及当今陛下的下场会变得如何,这就不是他所能够思索太多的了。

    可以说,张嘉师的位置虽然让很多人都觉得有些不对劲,但是毫无疑问,眼下的张嘉师确实是在这个位置上做的最好了。

    所以,他对张嘉师选择他这个非辽东军体系的大将作为国尉,确实是让杨翁子不得不惊喜莫名。

    ……

    杨翁子的年纪也算是有些大了,在公元前185年,杨翁子认为自己也应该离休之后,便学着眼下已经病死的屠睢那样,向在几年前已经亲政的大秦帝国皇帝嬴珣以及退居为太尉的张嘉师提出辞呈。

    对于杨翁子的离开,张嘉师以及嬴珣都没有过多的挽留,毕竟杨翁子的年纪还在渉间以及苏角之上,对方既然是以年纪以及身体为由提出辞呈,张嘉师还真的难以挽留对方继续担任国尉这个职位更长的时间。

    所以,在给予了杨翁子应得的奖赏以及安抚之后,张嘉师便让嬴珣思考一下接替杨翁子担任国尉的人选所在。

    大秦帝国由于在这个时候已经准备西征事宜,出于这个前提考虑,嬴珣认为接替国尉的合适人选并不算太多reads;。

    而张嘉师当其时则是微微一笑,因为正如嬴珣所言那般,一个善于后勤维护,发展后备军事力量以及相应体系建设的人,在眼下的大秦帝国还真的不太好找。

    但是嬴珣在提出了一个人选之后,让张嘉师都不得不赞叹,因为那个人就是曹参……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