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大朝会 14-《定秦曲》


    第(2/3)页

    可以说,王氏家族在以咸阳张家为首的势力进行一定幅度的退让之后,才真正成为了一个权倾朝野的家族。

    而王凤自己都很清楚,即使王氏家族眼下明面上的实力已经比起咸阳张家要强,但是假如真的逼迫咸阳张家太急,那么王氏家族必然是失败的一方。

    因为咸阳张家的其他力量,若是整合起来,足以让王氏家族覆巢之下无完卵。

    毕竟不仅仅是咸阳张家,辽东张家(张瑛一脉),宛县张家(张琇一脉),成都张家(张瑗一脉)以及吴县张家(张瑱一脉)的张嘉师诸位后代家主的力量整合起来,就算是颠覆大秦帝国皇室都难度不算太大,更加不用说对付一个王氏家族了。

    所以王凤作为王氏家族的族长,很清楚张嘉师后代的另外一支血脉体系的强大。

    而且更要命的地方是,以当年的丞相陈平为主的大臣的后代家主,其影响力固然是比不上张家,但是这些家主整合起来的力量,同样也是能够让王氏家族元气大伤。所以在这么一个前提下,终王凤一世,王氏家族的规模势力虽然越发庞大,但是毫无疑问,他并没有跟大秦帝国老牌家族们“开战”的打算。

    ……

    只不过,王莽在王凤病死,接任王氏家族族长的位置之后,一反当初对世人所展现出来的谦恭有礼的态度,而是以跋扈的姿态,加快夺取朝政控制权的脚步reads;。

    ………………………………………………分割线…………………………………………

    在张嘉师原来所在的世界当中,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新都哀侯王曼次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之侄、王永之弟。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太祖,也称建兴帝或新帝,公元8年-公元23年在位。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再世”。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共在位16年,卒年69岁,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很短命的朝代之一。

    历史上的王莽有一句很中肯的评价,那就是:“王莽早死,忠奸谁能知。”

    王莽生于汉初元四年(前45年),父王曼,兄王永。他的姑姑是孝元皇后王政君。在王莽少年时,其父兄先后去世,他跟随叔父们一起生活。王氏家族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外戚家族,王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是西汉一代中最显贵的家族。族中之人多为将军列侯,生活侈靡,声色犬马,互相攀比。

    唯独王莽独守清净,生活简朴,为人谦恭。而且勤劳好学,师事沛郡陈参学习《论语》。他服侍母亲及寡嫂,抚育兄长的遗子,行为严谨检点。对外结交贤士,对内侍奉诸位叔伯,十分周到。这个世家大族中的另类,几乎都成为了当时的道德楷模,很快便声名远播。

    公元前22年,王莽24岁入中枢开始做官,办事认真,对人更加恭敬,叔父王商上书汉成帝,愿把自己封邑的一部分分给王莽,朝中名望大臣,也上表推荐王莽,王莽对其身居大司马之位的伯父王凤极为恭顺。王凤临死嘱咐王政君照顾王莽。

    汉成帝建始十一年(公元前22年)王莽被任命为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后其叔父王商上书表示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当时朝中的许多知名人士都为王莽说好话,汉成帝也认为王莽很贤能。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即王莽30岁时,被封为新都侯(今河南新野),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皇帝侍卫近臣)。而王莽的伯叔父王凤、王商、王根相继为大司马辅政。汉成帝(刘骜)之世,王氏为侯者九人,为大司马者五人。王莽身居高位,却从不以自己为尊,总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平民,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在民间深受爱戴。朝野的名流都称赞歌颂王莽,他的名声甚至超越了他那些大权在握的叔伯。

    公元前8年,王根病重,举荐王莽代替大司马之位,在淳于长死后,王莽继他的三位伯、叔之后出任大司马,时年38岁reads;。王莽执政后,克己不倦,招聘贤良,所受赏赐和邑钱都用来款待名士,生活反倒更加俭约。有一次,百官公卿来探望他的母亲,见到王莽的夫人穿着十分简陋,还以为是他家的奴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