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东北混战 17-《定秦曲》
第(2/3)页
这些沙袋圆环的分布并不算是很规则,但是它们的密度也不算是太过于稀疏。
这些圆环的作用,主要就是用来减弱匈奴人骑手的冲击力量,毕竟若是这五万匈奴骑手真的不要命的冲过来。仅仅凭借步兵战阵,是无法抵御对方的冲击的。
所以在这么一个情况下,张嘉师想出了后世的一种临时修筑起来的沙包阵地,来提升自己麾下的步兵部队对于骑士冲击的存活能力。
当然,这么一个情况严格来说并没有足够扭转这方面劣势的作用,更多的只能够是让匈奴人的骑手们无法集结出严整的阵型继续冲击下去。
若是这些匈奴人骑手策马飞越过去,那么这些沙包阵地所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也就是仅此而已。
而且相对而言,这些沙包阵地对于抛射下来的箭镞的防御能力不怎么样,一旦匈奴人使用的是大规模的抛射压制,这些沙包能够起到的防御效果可以说相对不明显。
但是,挖掘泥土装填沙包,然后将这些沙包堆垒起来,并不代表秦军步兵就只会这样的防御手段。
在挖掘出一个有些深度的土坑之后,这些秦军官兵会将一些沙包垒在这些土坑的外围,当然这种沙包的防御高度不算很高,一般也就是五十厘米左右。但是若是算上挖出来的土坑深度,这些沙包所围起来的土坑深度,有不少甚至是比起外围的圆环阵地要更加高一些。
张嘉师不是没有想过直接训练自己麾下的官兵,使用后世的战壕挖掘来作为这方面的应对手段。
但是张嘉师在观察过自己的想法在实施之后的结果之后,不得不放弃这样的想法。
因为挖掘出一条有后世相对作用的战壕的难度并不算太大,但是一旦需要使用这些战壕成型的话,那么对于这些战壕的挖掘时间而言,还是太长了一些。
也许这种战壕作为永固工事体系的一种额外补全方式还能够发挥出足够的作用,但是对于有可能发生的野外作战而言,这一点可以说相当的不合常理。
所以说,张嘉师最后只能够选择这种不算稳妥,但是所花费时间大幅度减少的临时防御体系。
……………………………………………………分割线……………………………………
事实上。这么一种临时防御体系,比如说那种用沙包堆垒起来的防御圆环,也有着很大的缺点,除了防御方面无法有效的提供对应主要来自天空的曲射打击力量的防御之外,还有着相应兵力防御布置的弱点。
经过相应的测试,无可否认的是,用弓弩手来作为这种防御圆环的骨干人员。确实是能够发挥出不错的作用。
但是在面对敌人的时候,仅仅是让弓弩手作为这些圆环的使用人员。若是一旦这些圆环被敌人的近战部队进入,这些弓弩手的抵抗能力会很弱。
但是假如不布置远程力量的话,这些圆环能够发挥出来的防御效果无疑则是会更差。
所以在思考了一番之后,张嘉师选择了让一些比较特殊的混编部队来作为这些圆环的防御队伍。
这种混编的部队编制一般是一个伍或者是一个什,毕竟圆环所包围的空间也不算是太大,一旦人数太多的话,以冷兵器时期的部队配置而言,反而是会让防御部队没有足够的作战空间。
而在经过超过一个星期的测试当中,张嘉师总结出几个比较有效的沙包防御线的修筑方式。
第一种自然就是这种圆环形的防御圈。当然。这种防御圈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圆形,而更加倾向于一种有一定缺口弧度的不完全圆形。这个缺口自然是供应人员进入的。
第二种则是一种比较大的弧形,这一种形状的防御线,更多是圆环型防御线的扩大版本。
这种弧线防御线能够提供更多的人员进行防御,而且防御面更加广大一些。
但是么这种弧线防御体系所需要的相应修筑时间更长,所以在眼下这么一个情况,苏角也没有选择这种弧线防御体系。而是选择第一种比较小型,但是能够更快完成的圆环防御体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