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章 四面楚歌 上-《定秦曲》
第(3/3)页
于是乎,在众人的目光下,张良那依旧算得上相当俊秀的脸庞上,露出了一丝笑意:“依照鄙人的看法,摄政王的计策确实是大善,但以摄政王身处的环境而言,摄政王也许在想出这个计策的时候,并不是太过于熟悉楚军的情况,所以这个计策还是有些不足。”
张良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下去:“摄政王用这个计策,很有可能是不希望再出现太多的伤亡,这一点是无关敌我的。诸位也应该很清楚,战斗到了这个地步,摄政王可以说已经胜券在握,再多做杀戮反而不美。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顺应摄政王的设想,来完善这个计策的不足之处。”
随后,张良说出了他认为张嘉师的四面楚歌需要改善的三个方面施行方案:
第一个,张嘉师原来打算用楚歌来动摇楚军军心,这一点确实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张良认为,想要将楚歌这个杀招的威力爆发出来,还需要做到一点,那就是让楚军光明正大的认识到一个现实:他们已经毫无退路可言。
第二个,四面楚歌有可能会让楚军的一部分人动摇,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为了以防万一,他还需要让那些楚地黔首来一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简单点来说,就是让一部分不需要演奏楚歌的楚地黔首,亲自到楚军营垒前面劝降楚军。
第三个,也许这个补充会派不上用场,但是这也是以防万一的安排。在这些楚军官兵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的话,那么他们也不妨让这些楚地黔首进入到楚军营垒当中。
……
张良说完了三个补充,营帐内的秦军文武对于张良的补充有些疑惑。或者是说,最主要是第三条补充的疑惑。
因为很多人都能够想到,张良的第三条计策也不是说打算让这些楚地黔首作为攻打楚军营垒的先锋,但是也不可能如同张良所说的那样,就这样让这些楚地黔首进入到营垒当中什么事情都不去做。
韩信看着张良,在稍微思考一番之后,心中就嘀咕着一句话:“这个张子房该不会是打算让这些楚地黔首来增加楚军的各种各样的压力?确实是相当狠毒而且是一针见血的计策。”
韩信想到了张良不可能无缘无故的说出第三个补充方案,而是对张良的这个补充方案,不由自主的为楚军表示默哀。
张良的第三个计策,确实是有可能用不上,但是一旦用上了,对于楚军的打击而言,不下于四面楚歌对于楚军的打击。
楚军对于这些很多都有可能是亲人或者是亲戚的黔首们,很难做到拒绝他们进入到营垒当中的要求,而一旦这些黔首进入到营垒之后,等待着他们的将会是一个两难的局面。
楚军眼下已经是缺粮,而一旦这些黔首进入到营垒当中,必然会更加快速的消耗并不足够的军粮。而且楚军眼下的军纪已经比较混乱,若是这些黔首里面有些什么人能够引发楚军的更进一步内乱,比如说年轻的女子甚至是妇女,那么有些楚军官兵要是管不住自己的**,恐怕还真的会出现很大的乱子。
可以说,这个补充的计策,对于这些楚军官兵而言,无疑是一个涂满剧毒的诱饵。楚军到底会不会吞下去,或者是他们自己有没有吞下这个诱饵的机会,都将会是成为楚军溃败的一个缩影而已。
想到这里的韩信,不禁深深地看了一眼张良,因为他现在能够想到张嘉师为何会器重张良,因为张良确实是有着被张嘉师器重的价值。
而在随后,越来越多的秦军文武想到了张良补充的实施方案的要害所在,看着张良的眼神也有了不同。
他们心中有很多人对于张良的狠毒有点不习惯,但是对于跟随张嘉师出辽东的老人而言,张良这些计策的补充更多的是让他们有点悚然而已。
毕竟,他们知道一点,那就是张良这样的做法,跟一个人的风格很是类似,而这个人就是在双玥邑务工的大秦帝国现任御史中丞李左车。
当然,与张良的计策方针有所不同的是,这位御史中丞所针对的敌人重点,主要还是外族。
就好比是曾经被李左车祸害的到现在似乎都生活不能自理的东胡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