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章 灭齐 19-《定秦曲》
第(2/3)页
这些部队主要还因为海运的缘故,而不得不放弃另外的六百辆弩战车以及过半数的辎重运输车辆,要不然这一支部队的规模看起来更加庞大。
当然,不要以为为了登船而不得不减少相应配套的韩信军就没有受到影响,在下了船只之后,并没有经过长时间或者是说根本没有经受过海运训练的蓝田部队,或多或少的都出现了晕船所导致的战斗力影响。
这种影响对于骑士以及弩战车部队的影响最大,重步兵与辎重车辆的马匹影响其次,而轻步兵则是最为轻微的。
经过紧急的队伍再次整合,韩信得到的是一支减员将近三分之一的部队。
骑士的减员最严重,只有五百名骑士能够进入队列以及认为参与作战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秦军骑士的素质很差,相反,除了少部分真的无法作战的骑士之外,其他骑士都有继续作战的能力。
而影响到这些骑士的战斗力的主要因素,则是因为这些骑士的战马在这一段时间当中的运输,一旦接触到地面,很多都直接马失前蹄。
面对这种事情,韩信表示他低估了海运对战马的影响。
而在一段时间之后知道这个情况的张嘉师也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发生这种问题,最后还是不得不请教墨家以及农家的相应人员才理解到情况到底如何。
那就是这种运输方式,在气候比较湿热的情况下,其运输船只的格局对于坐骑的影响很大。
这也就是说,这些战马在一段时间之内失去作战能力,晕船固然是一方面的因素,但是同样也存在着比如说是卫生环境变差,导致战马生病的原因。
也就是因为这种原因,认为忽视了这种情况的张嘉师,在思考了一段时间之后,想到了一个解决方式,那就是一支楼船士部队,配备十几艘专门用来运输马匹或者是牲畜的船只,这种船只是经过特制的,而体积也相对于比起运输人员的船只要大不少。
而这些船只的运力,在经过农家人员的建议的修建布局安排之后,也不算是运力太大的玩意。在紧急的情况下最多只能够运输一百匹战马的运输船,让张嘉师很是无奈。
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运输不仅仅是看运输数量,还的看运输重量,一百匹战马的重量都已经达到了将近八九吨,这种重量对于木制帆船而言还是很有影响的。
这也成为了这种专门用来运输牲口的运输船,不得不大量配备的原因。
这也让张嘉师不得不将动力源头思考要不要搞鼓出蒸汽机这种东西。
但是张嘉师很清楚一点,那就是他就算是想要搞鼓出蒸汽机,恐怕以现在的科技,都无法支撑这一点。
……
只不过,放弃研发蒸汽机的张嘉师,没有想到的事情是在不到三百年后,在科技发展上似乎是走上了一些过于重视重工业的道路的大秦帝国,最终还是由张瑛的九世孙张博洋研制出类似于瓦特蒸汽机的外表,但是已经能够使用煤炭作为动力源的类内燃机。
而瓦特蒸汽机的原理,则是气缸和换向阀伐,蒸汽推动活塞在气缸之内做反复运动,通过连杆带动飞轮旋转,将往复运动变为圆周运动,而飞轮反过来又带动换向阀,改变活塞两次的进气与排气关系,实现机械自动换向,来维持机器连续运行。
张博洋的设计出来的类内燃机,运作原理与瓦特的蒸汽机差不多,但是因为减少了一部分瓦特蒸汽机的构造,有效使用内部燃烧的动能,提升了整体出力,成为了一种减少了这种科技产物的发展弯道。
在这之后,张博洋以及对这种科技体系有所认识或者是有着相应远见的人,不断改良着张博洋研制出来的第一代类内燃机。
公元156年5月,在第一代类内燃机问世之后的15年,新一代的内燃机,也就是被认为是一款真正的活塞式内燃机。
广义上的内燃机不仅包括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旋转活塞式发动机和自由活塞式发动机,也包括旋转叶轮式的燃气轮机、喷气式发动机等,但通常所说的内燃机是指活塞式内燃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