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人心之偏 二-《不再为君妇》


    第(2/3)页

    显然,此刻已经有些慌了神的梁知州一时想不出梁静笙口中的大表哥是哪一个。梁静笙十分好心地解释了一下,“大表哥名唤慕容浩鑫。”

    慕容浩鑫毕竟出身不错,即便对梁知州这位姑父颇有微词,该有的礼数却一点儿都不少。虽然此时此刻,梁知州或许已经顾不上这些虚礼了。

    当堂问过多遍几个已然被拷打过的嫌犯的话,看了多遍他们已然盖了指印的供词,梁知州却依旧挣扎着说了句,“静笙啊,这会不会只是一场误会,不,或许是有人想要挑拨你们母女之间的关系,陷害你母亲,你母亲不可能是这样恶毒的人。你想想这么多年,她待你一点儿也不比静雅差的呀!”

    说不上太失望,梁静笙从一开始就已然能够猜到梁老爷的各种反应,暴怒,怀疑,息事宁人,没有一个男人希望身边长年躺着的女人是一个毒妇,没有一个夫君希望自己有眼无珠,娶了一个会残害他子女的妻子。即便是真的,他也会将之幻想成假的,狡辩成假的,只要他有那份心,那份偏在一边的心。

    苏氏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流泪,有时候解释的越多,就错的越多,苏氏大约深谙其道。

    “这些都是外人,父亲若是不信,女儿便也不信。”

    梁静笙说了这话之后,梁知州明显松了口气。梁静笙却接着说,“那便去衙门吧,若不是苏姨做的,若真是冤枉了苏姨,女儿愿意当堂向苏姨磕头赔不是。父亲以为,可好?可公道?”

    “那怎么行?家丑不可……不是,为父的意思是,这事若并不是你苏姨所为,你这么莽撞一告,旁人会怎么在背后议论?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啊!”

    “人言可畏,父亲原来也知道这个道理。可这事若是不弄清楚了,女儿以后与苏姨还如何能继续相处下去?这是一根刺,不□□,难道还硬吞下去不成?一边是继妻,一边是亲女,父亲的为难,女儿十分理解,无碍的,女儿可以捆着这些人去苏城告状,父亲不是与女儿说过,苏城的魏大人是个明辨是非的好官。若不幸魏大人也无法断案,女儿还可以层层上告,总会有个结果的。”最后,梁静笙的目光落在了只是被指认,却一直不肯招供的程妈妈身上。其他的证人都是外人,程妈妈可是梁府之内的人。

    梁静笙在等,苏氏也在等,梁静笙等着程妈妈招供出她的主子,苏氏等着程妈妈主动把这一切都承担下来,梁静笙知道最后的结果会是如何,苏氏既然敢做这样的事,就不会不给自己留后路,最后的最后,她大约最多担一个管教不严之责吧,毕竟她与父亲同床共枕十年,还为他生了一儿一女。她那弟弟梁靖诚,一直是他父亲的骄傲啊!他父亲不会允许那个让自己骄傲了十年的儿子有一个名声败坏的毒妇亲娘。

    大约发现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身上,程妈妈的身子开始微微颤抖起来,越抖越厉害,终究,苏氏开了口,“程妈妈,难道你真的…….因为母亲的关系,我一直那么相信你,您也是我苏家的老人了,怎么能有这样的心呢?静笙虽然不是我亲生的,终归是我养大的呀!你糊涂呀!”

    苏氏话落,程妈妈突然就不抖了,“夫人,老奴那是一时……鬼迷了心窍。看在老奴伺候了您多年的份上,千万不要迁怒老奴家人,老奴……”梁静笙听说,咬舌自尽的人是不会当场就死的,或许是慢慢疼死,或许是等着血慢慢流尽。只是她既然有了死的勇气,便不会轻易反口了。也是,她的家人都在苏府呢。死一个人,换全家平安,怎么都是合算的。

    “原来是你这个老虔婆,梁福,把她拖下去,狠狠地打。”

    在梁静笙眼中看来,她的父亲这会儿的作为真真是画蛇添足。

    “静笙啊,你也听到了,不是你母亲做的,都是那个老虔婆自作主张,咱们差点儿就冤枉了你母亲了。”

    “老爷别这么说,终归是妾身没有管教好身边的人,这事还是妾身的错,好在静笙无碍,不然妾身真是玩死难辞其咎……便是死了都无颜面对姐姐了。”

    梁静笙看着面前的两人,就像在看一场戏,一场唱作俱佳的戏。不论过程如何改变,结局早就已经定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