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茶馆听国史-《妖谋》


    第(2/3)页

    说书之人年近不惑,精神头却很好。他的发髻被青色幞巾包着,两鬓花白梳得整整齐齐,洗得发白的长衫贴在他的削薄骨架上,一看就知道是个读过许多书的老学究。

    他把玩着手里的骨扇道:“韩某现在接着讲…

    “新皇登基,立长子为太子,次子为秦王。有道是一山不容二虎,也许是太子看不惯秦王殿下手握重兵,也许是秦王看不惯太子能力缺缺。反正两人关系越发紧张。”

    “一次太子按捺不住,终于闹起来了。先是在陛下面前说秦王怪话,后是在自己的地盘里安插刺客准备杀掉秦王……不过秦王吉人自有天相,太子也压制不住他。”

    说完一段,韩某哧笑了声:“而秦王也不是面善心软好欺负的,三番两次地被挑衅也不是办法。于是秦王殿下趁着天时地利人和,先下手了。”

    “三年前的六月,皇城脚下的玄武门染满了太子和数千长林卫的血。由是时,开国皇帝禅位给秦王。当今陛下荣登大宝,改武德九年为贞观元年。”

    秦英听过半盏茶的时间,心中暗道:这不是在说秦王于玄武门夺嫡之事?

    手指抚着瓷质轻薄的茶杯,她的目光再次深沉起来:此人明褒实贬地讲述这段国事,恐怕身份不太单纯…不是前朝余孽就是太子旧人。

    无论是不是,她都懒得去管。毕竟,这天下可不是凭一张嘴就能易主的。

    知道了所处朝代的信息,也没必要泡在此处。她饮罢壶中温热的水,便匆匆离了席。

    “又要从贞观三年开始吗?”她垂下头自言自语着,指尖一片冰凉,“——怎么就避不开‘贞观‘这个倒霉的命数呢?”

    在秦英的心目中,贞观是个很坏的年号。只因上辈子,她死于贞观十四年深秋。

    当然她知道……在李世民的掌权下,人世将会呈现出有名的“贞观之治”。

    后世的史书中会写:李世民为人宽宏,善于纳谏。将他夸做不可多得的明君。

    不过那些史官再往他的脸上贴金,秦英也对李世民抱有疏离感。

    上辈子,李世民听说秦英“作为一介黄巾,竟然与太子暧昧不清”后,探了探东宫几个宫人的口风,确认了此事,便毫不犹豫地处死她。

    虽然最后没有变成一缕孤魂游荡在世间,可这不能自己阻止讨厌他。

    那时的秦英低声下气地跪在他面前,失声道请陛下明察,秦某是清白的。

    他看不都看自己一眼。只是叫中书省的人拟了旨,将惑乱太子的妖物全部关进大牢,秋时处以极刑。

    秦英身处皇宫将近十年,前前后后为天家做了多少事……俗话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