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一个目标-《韩娱之制作人传奇》
第(2/3)页
朴政赫跟他合作过歌曲,所以对于朴政赫的做法,赵英秀还是比较理解的。
“因为他们不是新人歌手,与其比试歌唱实力之类的,我觉得可以考虑用赋予任务来进行解决的这种方式来评价。”张素英导演给出了一个解决的思路。
张基镐教授道:“例如把阿里郎这种歌曲和自己的音乐哲学结合起来,配合自己的唱法,以自身独有的风格来重新诠释。这么做的话,就大众来看,这首歌也可以变成这样的,会产生这种乐趣。即便是被淘汰了,也不全是因为歌手本身的错误。”
对于他的观点,朴政赫做了简短的总结。
“体验音乐变身的魅力,不以歌手个人的歌唱实力为准。”
这么精辟的总结,也获得了顾问们的真诚掌声。
金泰勋作家也是同样的观点。
“他们不是新人歌手,享受一下跨越音乐类型的快感,改编歌曲的快感,我认为会是一种很稳定的构成。”
有了这么多的解读,朴政赫发觉,自己对节目的理解也更上了一层楼。
实际上,这些顾问们给的解释十分到位,也道出了《我是歌手》的精髓。
但后来在录制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甚至让观众们怀疑节目的公众性。
在他看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制作组在引导方面,做的并不到位。
前世的那个pd或许是过于看重节目的紧张感,所以在名次方面做了很多的烘托。
结果如此一来,导致歌手们和观众们完全没有了享受音乐的乐趣,完全当成了是实力的比拼。
最终才会出现歌手们压力过大,纷纷退出和生病等不一而足的状况。
想通了这一点,朴政赫暗自下定了决心。
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一定要努力淡化竞争的氛围,突出强调享受音乐的宗旨。
同时也要坚持固有的原则,不考虑任何的人情。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是歌手》走的更远,走的更好。
或许是因为经验的缘故,尹日尚灵感爆发,给《我是歌手》做了一个形象而贴切的比喻。
“我们可以把这个看作是音乐上的《无限挑战》。”
大家全都一致认同他的观点,也给《我是歌手》定下了基调。
从顾问委员会这里得到了良好的帮助,让朴政赫信心大增。
于是他把第一个公关的目标,定在了看起来最难的国民歌手金建模身上。
《我是歌手》最初的参赛者当中,虽然全是了不起的实力派歌手。但要说最大腕的人,肯定是金建模。
作为至今韩国单张专辑销量的吉尼斯韩国记录的保持者,金建模是当之无愧的最顶级歌手。
如果能够把此人拉进《我是歌手》的节目中来,那么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怀着这样的想法,朴政赫静悄悄地来到了电台节目所在的楼层。
一直等到节目结束,里面的人走出来,他才迎了上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