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杨妃看到自己的儿子,英武朝气,眉宇间隐隐露出了衣服威严之态,他心里既感到欣慰,又很是担心不已但他知道自己儿子性格,他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她也即便担心也不会去阻止,只会默默的支持他 李恪和杨妃聊了片刻,又跟高阳和清河两人说了几句话,这才离开了千秋殿房遗爱这次没有跟随高阳来长安,李恪的想让高阳跟自己一同回太原去,高阳欣喜的答应了他 李恪出了千秋殿,来到两仪殿时,众人已经在商讨大唐最近跟吐谷浑在朔方边境的摩擦李恪给李世民见礼,又对上次讨论的这几位中枢大佬拱手行礼,便站在李泰身边不说话,静等大家的讨论,只是在这次的讨论之中多了一位西北道行军大总管,那就是李绩但李恪对李绩一向鄙视不已,李绩和李恪的矛盾也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李恪没必要遮掩自己的对李绩的天都,在李世民面前做戏,他便对李绩爱答不理 李世民见到李恪,发现他的表情很平淡,心里为李恪能有这样的气度感到欣慰,杨妃册封为皇后,这对李恪而言是一件大喜事,而他也清楚李恪刚从千秋殿过来所以,看到李恪表现出古井不波的神情,认真的听却大家意见,表现的很沉稳时,他的心里就高兴不已,他最怕的就是杨妃被册封为皇后之后李恪会因此心性发生改变,现在看来自己的想法是多余了 “李恪,谈谈你的想法”李世民见大家讨论不休,便点了李恪的命,对于李恪在军事上的远见和谋略,李世民很看重,而这也源于李靖对李恪的赞扬和李靖这次的太原之行,这就充分说明了李恪在军事上面的才华,不然李靖也不会跟李恪成为莫逆之交 “父皇,儿臣认为大唐应该即刻整军,发兵朔方,一举歼灭吐谷浑” 沉默寂静两仪殿了静若寒蝉所有的人将目光移向了李恪,即便的侯君集和李绩这样的兵家名将也吃惊的看着李恪因为,李恪的建议根本不符合长久以来的以儒学治国的国策和传统,而像是侵略和霸权主义,吐谷浑跟大唐之间,吐谷浑不主动跟大唐开战,作为大唐的附庸国,大唐的不会主动攻击吐谷浑的,只能备战防御,但李恪要求主动出击,还要一击歼灭,而不是说仅仅打败让吐谷浑称臣就完事了这样不违祖制国策的言论,怎么会不让众人吃惊呢? 咳咳见众臣都盯着李恪,李世民轻声咳嗽一声,便向李恪说道,“你的理由是什么?” “大唐跟吐谷浑一战不能避免,与其等待吐谷浑向大唐开战,还不如大唐主动出击,让吐谷浑防不胜防的情况下一举歼灭,彻底灭了这个附庸国呢?”李恪淡淡的说道,但语气强硬的不容置疑,“大唐的西边还有很多国家,被称为西域诸国,不能彻底灭了吐谷浑,大唐就不能打通通过西域诸国的商道,即便是吐谷浑称臣,他们只要元气恢复,自然还会反抗大唐的统治,既然这样何不一举歼灭呢?” “殿下,要是打通了丝绸之路,打通了通往西域的商道,大唐该怎么做?”长孙无忌倒是开口问道 “征服西域诸国,在西域设立都督府,管辖这些西域诸国,向西域迁徙百姓,同五十年的时间同化西域诸国的国人,使其成为大唐的子民”李恪不暇思索了的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