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相声《放生记》-《连升三级》
第(2/3)页
乙:我呀!这么说你经常积喽!
甲:可不,前天还叨登了两大缸……
乙:酸菜呀!
甲:我都让你气糊涂了。我没这么大的能力,只是上星期参与了一回,是深有感触呀!
乙:啊,给我们说说。
甲:上周末我回家,我家住平房……
乙:我知道。
甲:星期日早晨七点多呀,就听外面一阵嘈杂,吵醒啦,我也睡不着了,就出来一看,瞧胡同口有一大帮人,为首的是一个大帽儿……
乙:这大帽儿是?
甲:谁家呀,邀请和尚来做法事,那和尚的领头,头戴五佛冠,身披袈裟,就叫大帽儿。
乙:噢!
甲:地下放着好多大盆,周围还有乐器,吹奏起来,这个热闹啊!
乙:都有什么呀?
甲:有大镲,奏起来“嘣嚓、嘣嚓、蹦蹦嚓,今儿吃你明儿吃他”,有小锣“凉啦、凉啦”,有大鼓“腾腾、腾腾”。
乙:好吗,还一套儿。这都干什么的?
甲:我也想问问呢,正好看见人群里有我们对门的二姥姥,那小脚老太太,今年快八十了,身子硬朗,耳不聋,眼不花,就好搀合个事儿,什么事儿都有她。我就过去啦——“二姥姥,这么些人这是干什么哪?”二姥姥一瞧我,乐啦——(学老太太的声音)“你不知道,这是咱们胡同的刘大善人……”
乙:跟我一个姓儿?
甲:对,咱胡同就这么一个姓刘的善人,就这么一个姓刘的让人给骟啦!
乙:这是二姥姥说的?
甲:这是我说的。
乙:哪儿那么多废话,好好说。
甲:这不是吗,刘大善人发财不忘积德行善,今儿个要办“放生法会”。
乙:什么叫“放生法会”呀?
甲:“你没看见吗,地上的盆里,这一条条的鱼,要是让人吃了,多可怜哪!刘大善人把它们买回来,抬到海河边儿去放生!”我一瞧,可不是吗,这一盆盆的,这边是拐子,这边是鲇鱼,还有个王八,就是甲鱼,不老少哪!
乙:别说,这刘大善人还真心软。
甲:心软什么呀!我知道,这位刘大善人开了个公司,发财了。他发财以后就好吃活物,变着方儿的找地方吃什么梅花鹿啊,穿山甲呀,什么稀奇吃什么!
乙:可能那是熟了,就不心痛了。
甲:(瞄了乙一眼)二姥姥又跟我说了——“你来得正好,我们这儿啊,人手不够,一会儿抬鱼的时候,你给帮帮忙,这德积下来,算你一份儿。”
乙:哪你赶紧答应啊,你不正缺这份德呢吗!
甲:是呀。哎,你这叫怎么说话呢!
乙:呵呵,老人让你干什么,你能不答应吗?
甲:我答应啦。站那儿等着,一会儿,乐器响起,我们抬着鱼就走。(学乐器声)“嘀啦嘀哒,嘀哒嘀哒、嘀哒嘀嘀哒……”
乙:好吗,散戏啦!
甲:这一行人一出来,围着好多人看哪!
乙:人家能不看吗?
甲:还有几位,打听明白了,撒腿就跑!
乙:哎,他们跑什么呀!
甲:(天津话)回家拿网子去!
乙:要跟着捞哇!这不白费劲了吗!
甲:那刘大善人就不管了。我们一行人,由大帽儿领着,俩人一盆,一边口唱佛号一边往海河边儿走。
乙:唱佛号?
甲:啊,唱的好听!特别是二姥姥,把年轻时唱评戏的功夫都拿出来了。
乙:你给学学!
甲:那你得给我搭把手儿,帮我抬着盆。(两人做抬盆的动作)走,(评戏腔调唱)南……无……哦……弥……陀……噢……佛……噢……噢……噢……噢……哦!
乙:还有一勾!
甲:放下!
乙:啊?这才走了几步啊!
甲:你别忘了,队伍里有好多老头、老太太,端不动啊!
乙:嗐!这可费了劲了!
甲:走!(两人继续做抬盆的动作)南……无……哦……弥……陀……噢……佛……噢……噢……噢……噢……哦!放下!
乙:这得什么时候才能到啊!
甲:也不算慢,我们家到海河边儿大概三里地,7点半出来,到河边我一看表
乙:才8点。
甲:十点半啦!
乙:啊?走了三小时啊!好吗,真够慢的了。
第(2/3)页